-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化学反应工程基础精品.ppt
非理想流动现象 存在滞流区 存在沟流 在流固系统或气液系统中,由于不均匀的流动,流体打开了一条阻力很小的通道,形成所谓沟,以极短的停留时间通过床层。这种现象称为沟流。它较多发生在流固系统中。如沟贯穿于整个床层称为贯穿沟流,如仅发生于局部则称为局部沟流。 形成沟流会降低传质效率。 在大型鼓泡床中,气泡聚合后沿几条捷径上升,而严重的鼓泡集中可使气泡沿着捷径上升而形成短路,此现象称为沟流。 存在短路 2、非理想流动模型 a、多级理想混合模型 假设: ①每级为理想混合 ②级际无返混 ③每一级体积相等 采用阶跃示踪法 1.0 1.0 1.0 θ θ 1 3 8 ∞ E(θ) F(θ) 多级理想混合模型的E(θ)和F(θ)图 1 3 5 10 1.0 理想混合模型 平推流模型 b、带死角和短路的理想混合模型 c、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应用 平推流及偏离平推流E(t)曲线 ①出峰太早 E(t) t 原因:反应器存在沟流、短路现象,使出峰提前。 正常 早出峰 ②出现多峰,且递降 原因:反应器内有循环流 E(t) ③迟出峰 原因:计量上的误差,或示踪剂被吸附在器壁上 E(t) ④两个平行峰 E(t) 原因:两股平行的流体存在 E(t) t 正常 早出峰 ⑤早出峰 接近理想混合流的几种E(t)曲线 (a) (b) (c) (d) (e) (a)~(d)与偏离平推流E(t)曲线类似,(e)曲线是由于 仪表滞后造成时间的 正常 早出峰 内循环 晚出峰 时间滞后 第七节 停留时间分布与化学反应 1、反应器内流体的混合状态 2、微观混合反应器的计算 a、多级理想混合模型 b、扩散模型 3、宏观混合反应器的计算 1、反应器内流体的混合状态 宏观混合:微观尺度上的均匀化称为宏观混合。 微观混合:以分子尺度混合的状态称为微观混合。 2、微观混合反应器的计算 a、多级理想混合模型 例2-12: 某管式反应器的直径为0.0285m,长度为3.74m,流体 的流速w为0.36m/s,按脉冲示踪法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s)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示踪物浓度 9 7 5 4 2 2 2 1 1 1 1 时间(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示踪物浓度 0 11 53 64 58 48 39 29 22 16 11 如在反应器内进行一级反应,k=0.41min-1,若此反 应器能以多级理想混合模型来描述,试计算反应器 出口处未转化部分的分率。 3、宏观混合反应器的计算 反应器出口流体平均浓度: 转化率形式: 注: 、 为间歇反应器浓度及转化率 对于宏观反应,只要知道反应器的E(t)及间歇反 应的动力学数据,即可对宏观混合的理想混合反 应器进行计算。 微观混合反应速率 宏观混合反应速率 故 微观混合与宏观混合结果一样 微观混合能提高转化率,有利于反应 宏观混合有利于反应 飞温 temperature runaway 反应器处在非稳定的操作状态下,当操作参数有小的扰动,反应器的局部地方或整个反应器中的温度便会大幅度地上升的现象。 飞温是由于反应系统在操作条件下处于“多态”状况所致,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反应热效应与传热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它常导致正常运转的破坏,甚至把催化剂烧毁。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加以防止。 1.化学反应器的分类 2.理想反应器有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液相反应A+B→R+S,已知 , , , , 求⑴反应在平推流反应器中出口转化率。 ⑵若用全混流反应器中得相同转化率,反应体积多大? 作业题: 4.实现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热稳定操作需要满足那些条件 5.什么是容积效率,影响容积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6.何为返混?形成返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自适用于什么具体情况? * 5.2 复合反应 5.21 平行反应 5.22 连串反应 5.23 连串-平行反应 5.21 平行反应 主、副反应的速率方程 A R(主反应) S(副反应) 1 2 二式相除得 反应级数的大小 对浓度的要求 n1n2 CA大 n1n2 CA小 n1=n2 无关 反应级数的大小 对浓度的要求 CA、CB均大 CA大、CB小 CA小、CB大 CA、CB均小 A+B R(主反应) S(副反应) 1 2 主、副反应的速率方程 二式相除得 间歇操作 连续流动操作 5.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