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大型桥梁结构减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摘 要
论文题名: 大型桥梁结构减振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博士研究生姓名:徐秀丽
导师姓名: 黄卫
学校名称: 东南大学
摘要正文:
大型桥梁在地震或风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常常会成为桥梁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本文
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型桥梁结构减振设计方法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对涉及结构建模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混凝土构件的有效刚度、桥梁减隔震装置、
结构阻尼比、支座连接构件、桩.土相互作用的模拟方法及相关参数的合理选取等进行
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能兼顾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通过对求解结构
地震反应的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基于与荷载相关的里兹向量振型迭代法是
一种快捷且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大型减振桥梁的结构分析。
2)对铅芯橡胶支座、滑动支座、粘滞阻尼器、Lock.up等减隔震装置应用于大型
连续梁桥纵向和横向减振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指出需同时考虑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
功能和减隔震要求,将各种减振装置合理组合,才能狭得理想的减振效果:并对减隔震
装置设计参数选取与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超多跨连续粱桥结构和大跨连续梁桥结构
的减振设计方法,并应用于苏通大桥北引桥和宿迁争新沂高速公路工程京杭运河大桥的
抗震设计。
3)对大跨斜拉桥消能减振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薄壁箱梁扭转特性
的深入分析,提出一种利用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功能来计算薄壁箱粱截面几何特性
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实施过程简单,计算精度高,较好地解决了大跨桥梁建模过程中的
难点问题;大跨斜拉桥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墩、梁连接条件的改变对斜拉桥结
构的地震反应影响较大,在大跨斜拉桥中设置粘滞阻尼器,可以有效地控制地震作用下
的桥梁结构的横向位移反应和内力反应。通过对粘滞阻尼器参数的对比分析认为,一般
情况下非线性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比线性阻尼器要好,并且速度指数越小,减振效果越好,
建议口的取值可采用O.3~O.5。以杭州湾大桥南航道桥为例,研究了设置粘滞阻尼器后
的结构抗震性能和减振效果,验证了粘滞阻尼器的设计参数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
律。
4)对大跨自锚式悬索桥消能减振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
特点,研究了索体系与整体结构的平衡状态分析方法;对两种约束边界条件的自锚式悬
索桥结构的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横向边界约束条件对桥梁的
地震反应有明显影响,设置减振装置能更好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阻尼消能和
滞回消能减振体系的设计原则:将桥梁的纵向和横向运动分别简化为单质点和双质点动
力模型,综合考虑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和阻尼力的变化趋势,总结出粘滞阻尼器FH尼指数
选择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通过设定阻尼比确定阻尼系数的方法:建议存确定铅阻尼器
临界滑移荷载时,应以常风与行车活载组合所引起的支座横向剪力为最低标准,以保证
正常使用阶段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但同时亦应能满足在百年大风作用和100年10%
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屈服发挥消能减振作用的要求。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绍嘉通道自锚式
悬索桥(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使主粱的纵向位移减为纵漂体系
的50%左右;在横向地震作用下,铅阻尼器对控制主梁侧向位移的效果优于粘滞阻尼器,
能够有效减小伸缩缝规模,边墩墩底内力也可减为墩粱横向约束体系的50%左右。
5)完成了连续梁桥纵向消能减振振动台对比试验。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
连续梁桥设置阻尼器后,一方面阻尼器可以消能,吸收输入主体结构的地震能量;另一
方面由于增强了结构的阻尼,也会使输入结构的总能量增加。当阻尼器消耗的能量超过
增加输入的能量时,主体结构才表现为减振;台则,结构的地震响应反而会有一定程度
的放大,尤其在小震作用下时,该现象比较容易出现,设计中应注意不要盲目增加结构
的阻尼。本次试验的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试验的可靠性。
6)成功完成了设置减振装置的大跨度斜拉桥全桥气弹模型全方位风偏角风洞试
验。量测了气弹模型的动力特性,根据试验中桥梁的风致响应,进行了多组特定风偏角
工况桥梁模型无阻尼器摔制与设置粘滞阻尼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主梁的纵向位移
主要是由主粱竖向弯曲振动引起的变形所致,纵向阻尼器可间接控制主梁跨中竖向位移
响应。对正风作用下的杭州湾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