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心理学2精品.ppt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行为评估) 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 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从依赖、被动逐渐向具有主动性转化。 先天感知觉 后天感知觉 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头三年(训练的宝贵时间) 二、婴儿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的发展 2、掌握词汇的特点 从熟悉的事物名称开始 存在扩大词义和缩小词义 三、婴儿句子的发展 1、单词句到多词句 2、简单句到复杂句 (三)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语言教育课) 1、与婴儿言语交流的内容 眼前的事物 2、适应婴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 要引起注意和兴趣 3、适合与婴儿说话的语用技巧 句子应短、慢、停顿(职业性退行) 4、采用互动式和促进发展的策略 对话时要辅以姿势、游戏、示范等,对内容扩展和引申,如“爸爸车” 五、语法的获得 1.5-2.5岁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3岁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2、按三种类型划分 容易抚养型 抚养困难型 发展缓慢型 (二)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第一年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以后不断加强稳定性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1、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皮革马利翁效应) 2、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1、自发性微笑阶段 生理反射性的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对人的声音和面孔有特别的反应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1、自发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 婴儿啼哭的模式:不同特征的哭表达不同的缘由 (四)分离焦虑:三阶段 求助、抗议—失望、减少啼哭、冷漠—寻求支持、适应新环境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2、情绪是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本能性的驱动力 心理社会性的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对他人情绪的分辨 利用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情绪教育 认识情绪 表达情绪 控制情绪 (二)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依恋 母亲是安全基地 陌生的环境探索 2、回避型依恋(无依恋婴儿) 母亲在与不在都无所谓 3、反抗型依恋(矛盾型依恋) 缺乏安全感,母亲离开极力反抗。母亲回来,既寻求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 (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1、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1)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 安全依恋:成人后有自尊、信任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支持、与他人分享感受能力良好 (2)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 早期依恋模式影响婴儿情绪、性格、社会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衡量母亲教养方式的好坏) 反应性 情绪性 社会性刺激 (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8个月-1岁) 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 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2岁) 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 能运用人称代词称呼自己和他人 (二)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 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 早期自我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镜像自我 自我意识的概念 发 展 心 理 学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温州医科大兼职教授 林 崇 光 主任医师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1-3岁 体验激活神经元,开拓出新的联结,使大脑“重新布线” 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适应环境) 第一类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定向反射。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反射(生存反射) 第二类无条件反射: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和巴宾斯基反射;没有生物学意义;4-6个月内自行消退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是他们先天具有的适应环境、保护自身生存的行为,有助于婴儿发展早期的社会关系。 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各种条件反射。 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二、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睡眠—觉醒周期模式”: 觉醒2-3小时,观察周围事物或与母亲交往,记忆和学习 啼哭: 生理需求引起,增加社会交往需求性质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IQ也高 哭—控制他人的利器 三、新生儿期是心理发生的时期 1.以感觉产生为指标(有感觉就有心理) 2.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 3.以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 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与可修复性 可塑性 早期经验剥夺会导致CNS停滞发展、萎缩,早期营养不良亦然 可修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分类模拟108含答案.pdf VIP
- 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 上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标准版).docx
- 兴业证券-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pdf VIP
- 2024年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范本6篇.docx VIP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docx VIP
- DB33T 8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ocx VIP
- 煤制合成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第1讲: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坐标表示.docx VIP
- 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教科书发刊概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