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课件第二章供求分析精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经济学课件第二章供求分析精品.ppt

案例分析 案例2---1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的破产 长期以来,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美国汽车生产企业最擅长和最热衷的是大排量高级轿车的生产,美国消费者也十分喜欢这种豪华气派的轿车.但是,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使汽油价格直线上涨,汽车的使用成本迅速上升.美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开始从大排量高级轿车逐渐转向油耗低的小排量汽车,于是,丰田,本田等日本汽车企业趁机进入美国,凭借其价格低廉的小型车逐渐蚕食了美国汽车三巨头的市场. 作为在世界汽车市场称霸多年的美国三巨头,他们洞察到了美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但是,由于市场小排量汽车的利润较低,因此以通用为首的美国汽车市场企业都没有在小排量汽车的开发和市场上下大力气,而是固守利润丰厚的大型轿车的市场. 2009年6月1日,美国通用汽车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借助政府的力量开始重组.在此之前,美国的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已经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保护. 为什么占据世界汽车产业老大位置近百年的通用汽车会轰然倒下?为什么在金融危机面前美国汽车产业的巨头会如此不堪一击? 案例2---3 普洱茶的市场 对普洱茶早有耳闻。去年云南马帮进京,轰动华夏,一饼茶竟拍出160万的天价。普洱茶从此声名大振,省内外投资者趋之若鹜。有企业家放言:云南曾靠一片烟叶打造了一个产业;一片花叶也成就了一个产业。现在他们要用一片茶叶,再为云南撑起一个新产业。 企业家实业报国,可敬可叹。可我更愿意相信,他们看中的是普洱茶的商机。投资者要赚钱,天经地义,我们不说也罢。这里要讨论的,是普洱茶到底能否称起一个产业?以经济学眼光看,一个产业形成,除了有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产品必须有稳定的需求。粮食所以成为一个产业,是因为人要吃饭,民以食为天。烟草能成为一个产业,是因为我等烟民爱不释手,陋习难改。普洱茶不同,既非人之必需,且替代产品甚多。 经济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但九九归一,其基本的套路,永远是供求分析。从供给方面看,普洱茶要撑起一个产业,得首先让生产者赚钱。若是赔本赚吆喝,愿种茶的人肯定不多。普洱茶历史悠久,为何至今却不成气候?其价低利薄,怕是重要原因。据说前几年在云南,一斤鲜叶就几毛钱,茶农无利可图,致使近年茶地锐减,茶业萎缩,便是明证。 是的,要扩大茶叶生产,必须提高茶的价格。可从需求方面看,茶价上涨,需求则会下降。这样矛盾就来了:提价虽可刺激生产,但却会减少市场需求。若产品没有需求,生产再多,也只能库存积压。古往今来,我们还未见有哪种产品滞销,行业却发展很红火的。想当年,的确良布火过,可现在市场上不见踪影;桐油纸伞也火过,如今也销声匿迹。为什么?原因只一个,市场没有了需求。 事情很清楚,普洱茶要撑起一个产业,有一个关键条件,即茶价上涨而需求也升。可这在理论层面,似乎是个悖论。经济学的需求定律,数百年颠扑不破。此定律说,某商品价格上涨,则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则需求上升。既是如此,我们怎可能让茶价上涨而同时让需求也上升呢?这岂不是要颠覆需求定律? 某个城镇有10万户居民,居民对电冰箱的需要量是每户一台,但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只有十分之一的居民对电冰箱有支付能力,这样,该城市对电冰箱的需求量是? 需求关系是消费数量和决定消费数量的因素之间一种多维的关系。 这种需求函数仅是最一般的表示式,它并没有表示出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确定关系,所以,在决策时,必须估计出更为具体的需求函数,才能计算具体的需求量。 某洗衣机厂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出市场对该厂洗衣机的需求函数为 Q=-200P+200M+0.5A 假定在计划年度预计P=300元、M=800元、 A=10000元。那么该计划期内此厂洗衣机的预计需求量为多少? 需求法则的应用 美国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家庭和企业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在1960年,美国平均每人丢弃的垃圾为每天2.6磅,可是今天(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个数目为3.6磅。随着垃圾的增加,现有垃圾堆积场都已经填满,要在城区附近寻找新的堆积场所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有一个小的社区利用了需求法则,使垃圾的收集问题得到了缓解。1987年,宾夕法尼亚州珀卡西的居民,每人每年向市政当局交纳固定的垃圾收集费120美圆,当时他们每人每年丢弃的垃圾为2.2磅。由于收集费是固定的,居民如果再增加丢弃量,这增加的部分就不再收费,因此对居民来说,对减少垃圾丢弃量就没有利益驱动。 1988年,珀卡西开始改变收费方法。市政当局要求所有的垃圾都装在由市政当局出售的专门的垃圾袋里。例如,一只容积为40磅的大垃圾袋收费1.5美圆。因此,居民丢弃垃圾的边际成本就从零增加到每磅约4美分。未经批准的垃圾袋不得使用。另外,市政当局还实施了一项废物再利用计划。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