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圆胸小蠹简介
附件
小圆胸小蠹简介
一、分类地位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曾用名Xyleborus fornicates,也称茶材小蠹、茶枝小蠹,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方胸小蠹属(Euwallacea)。
二、形态特征
(一)成虫。
雌虫:黑褐色,体长2.0-2.8mm,体长约为体宽的2倍。触角5节,棒状短缩。额部平隆,底部有粒状密纹。侧面观,背板前半部强烈弓曲,后半部平直下倾,背顶部在中部,圆弓而不突出。背板的绒毛短小,分布在瘤区。背面观鞘翅两侧缘直线后伸,侧面观,鞘翅自基部至端部均匀弓曲,没有明显的斜面。鞘翅表面覆有茸毛,排列成纵列。
雄虫:黄褐色,体长1.5-1.67mm,宽约0.8mm。前胸背板长小于宽,长宽比约0.8。背面观鞘翅基缘横直,轮廓为钝圆形,最大宽度在背板基缘附近。翅长度为前胸背板长度的1.6倍,为两翅合宽的1.3倍,侧面观鞘翅表面由基部至端部一直下倾,表面被毛。
(二)卵。长椭圆形,白色,略透明,长约0.5mm,宽约0.2mm。
(三)幼虫:白色,略弓型。老熟幼虫体长约2.3mm,宽约0.7mm。
(四)蛹:乳白色至淡黄色,体长约2.8mm,宽约1.0mm。
图1小圆胸小蠹各虫态形态特征图
a成虫侧面观;b蛹;c幼虫;d卵
三、分布情况
中国:广东、四川、云南以及台湾等。
国外:美国、以色列、日本、印度、越南、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
四、寄主植物
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茶树(Camellia sinensis)、橡胶树(Heavea brasiliensis)、蓖麻(Ricinus communis)、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铁刀木(Cassia siamea)、鳄梨(Persea americana)、黄心树(P. bombycina)、法国梧桐(Platanus acerifolia)、梣叶槭(Acer negundo)等树种,以及合欢属(Acacia)、樟属(Cinnamomum)、杨属(Populus)、栎属(Quercus)、柳属(Salix)等属的植物。
五、生物学特征
据调查,小圆胸小蠹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2-3代,以成虫或幼虫在蛀道中越冬。翌年2月,成虫开始活动,3月即进行交配并产卵于坑道中,4月可见幼虫。幼虫取食坑道中培育的菌丝体,5个龄期后成蛹。第1代幼虫发生的高峰期在6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高峰期在9月下旬;7-9月是成虫羽化、扬飞的高峰期。该虫不同龄期重叠严重,全年几乎可见各虫态,世代重叠。
小圆胸小蠹在羽化后从寄主树木中蛀孔飞出,寻找新的寄主。找到合适的寄主后即开始钻蛀,在树干上留下蛀孔。成虫并不直接取食树木组织,在树木的木质部构筑蛀道,产卵。在构筑蛀道的过程中其体表携带的真菌孢子散落在蛀道内,并开始生长,作为幼虫的食物。当小圆胸小蠹危害严重时,树木内真菌的数量也相应增加。菌丝的过度生长,可阻塞寄主植物的维管束,影响树体水分传导,与该虫共同危害致死树木。
参考文献
CABI. 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 Euwallacea fornicatus (tea shot-hole borer). Center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 (CABI).
Eskalen, A., A. Gonzalez, D. H. Wang, M. Twizeyimana, J. S. Mayorquin, and S. C. Lynch. 2012a. First Report of a Fusarium sp and Its Vector Tea Shot Hole Borer (Euwallacea fornicatus) Causing Fusarium Dieback on Avocado in California. Plant Disease 96:1070-1070.
Eskalen, A., D. H. Wang, and M. Twizeyimana. 2012b. A new pest: Fusarium sp and its vector tea shot-hole borer (Euwallacea fornicatus) causing Fusarium dieback on avocado in California. Phytopathology 102:35-35.
Freeman, S., M. Sharon, M. Maymon, Z. Mendel, A. Protasov, T. Aoki, A. Eskale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gb50150.docx VIP
- 红旗-红旗H7-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旗H7PHEV-CA7200PHEVA-H7PHEV用户手册.pdf VIP
- 中新初中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模板(二篇).doc VIP
- 燃气安装工程施工分包合同8篇.docx VIP
- 医院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资料搜集整理.docx VIP
- 2025年版手卫生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调试.docx
- 冬季传染病预防PPT(完整版).pptx VIP
- IPC4552B+中文+2021+印制板化学镀镍+浸金(ENIG)镀覆性能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