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禽寄生虫病精品.ppt
第四章 家禽寄生虫病 家禽寄生虫病的类型 1.鸡 2.鸭球虫病 3.组织滴虫病 4.赖利绦虫病 5.禽蛔虫病 6.禽胃线虫病 7.住白细胞虫病 8.禽外寄生虫病 一、鸡 球 虫 病 病原:7种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引起的,多危害15~7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达50%~70%,死亡率为20%~30%,严重者高达80%。美国每年因球虫病造成的损失高达20~30亿美元。 流行特点:很强的宿主特异性和寄生部位的特异性,鸡是各种球虫的唯一宿主。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强,其次为毒害艾美耳球虫。多为混合感染,属于自限性感染。多发于3~6周龄,毒害艾美耳球虫常危害8~18周龄。 病鸡是传染源;卵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本病多在温暖潮湿的季节流行。舍饲的鸡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及其附近区域。常在感染后第4到6天引起盲肠严重出血和高度肿胀,后期出现干酪样肠芯,因此,又称盲肠球虫。 症状:对3~6周的雏鸡致病性强。血便、扎堆、食欲废绝、闭眼缩颈、死亡。 病变:主要在盲肠。感染后第4、5天,盲肠高度肿大,肠腔中充满血凝块和脱落的组织碎片。6、7天形成红色、红白相间的肠芯。8天后从黏膜脱落。之后盲肠萎缩变短,肠壁增厚。 毒害艾美耳球虫裂殖生殖阶段主要寄生于小肠中1/3段,尤其是卵黄蒂前后,严重者扩展到整个小肠。在盲肠的上皮细胞内进行配子生殖。 症状和病变: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中雏鸡,羽毛松乱、弓腰、下痢和脱水。小肠中部高度肿胀或气肿,有时可达正常时的2倍以上,是本病的重要特征。肠壁充血、出血和坏死,黏膜肿胀增厚,肠内容物中含有多量的血液、血凝块和坏死上皮组织。感染后第5天死亡,第7天达高峰。 堆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和空肠 症状和病变:腹泻甚至水样腹泻,迅速消瘦,发育缓慢甚至减重。病变集中于十二指肠,呈散在局灶性灰白色,横向排列呈梯状;严重感染可引起肠壁增厚和病灶融合成片。从浆膜面看病初粘膜变薄,覆以横纹状白斑,外观呈梯状;肠道苍白,含水样液体。 诊断:生前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查粪便中卵囊。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加以综合判断。死后查肠内容物或肠黏膜刮取物中的内生发育阶段虫体或卵囊。 防制:1、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杀消毒液(按说明用量兑水)泼洒或喷洒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2、本病流行季节,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3、雏禽期可用抗球虫类药物按最佳剂量拌料投喂3-5天。 治疗: 1.氯苯胍为广谱抗球虫药,每100公斤饲料用3-5克拌料,连用3-5天。 2.10%盐霉素钠。每100公斤饲料用5-7克拌料投喂,连用3-5天。 3.磺胺二甲氧嘧啶。每100公斤饲料拌药50克,连用3天,停3天再用3天。 4.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3万单位配合Vk3针剂0.2毫克混合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 5.30%磺胺氯吡嗪钠粉(水溶性)按每公斤鸡1克饮水3天。严重感染时每公斤水2-3克药粉兑水饮之。也可按每100公斤饲料用药25-30克拌料投喂。 二、鸭 球 虫 病 病原:发现于京、津地区北京鸭主要致病种为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寄生于鸭的小肠上皮细胞。临床上多以混合感染,发病率为30-90%;死亡率为29%-70%。 症状和病变:精神萎顿,食欲下降、渴欲增加,拉稀,血便。广泛性出血性肠炎,尤以小肠中段最为严重。肠壁肿胀出血,黏膜上密布针尖大小出血点,或覆以麸糠样或奶酪样黏液,或者是红色胶冻样黏液。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和肠道病理变化综合判断。饱和硫酸镁漂浮法查粪中卵囊确诊。 防治:磺胺六甲氧嘧啶,按0.1%混入饲料;复方磺胺六甲氧嘧啶,按0.02%的比例混入饲料;磺胺甲基异恶唑,按0.1%混入饲料,或用SMZ+TMP按0.02%混入饲料。加强饲管和卫生。保持鸭舍干燥和清洁,定期清粪。 三、隐孢子虫病 病原:家禽寄生的是火鸡隐孢子虫和贝氏隐孢子虫。前者寄生于禽类的肠道,后者寄生于禽类的法氏囊、泄殖腔和呼吸道。 流行特点:宿主特异性不明显;宿主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症状和病变: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呼吸罗音。腹泻症状。 诊断:饱和糖液漂浮法查粪中卵囊或黏膜刮取物查内生发育阶段虫体确诊。 防治:尚无特效药物。 四、组织滴虫病 病原: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疾病,又称盲肠肝炎。 流行特点:鸡在4-6周龄易感性最强,火鸡3-12周龄的易感性最强。异刺线虫是组织滴虫的传播者。 症状:病禽精神沉郁、翅下垂、步态蹒跚、畏寒和下痢等症状。病的末期鸡冠和肉髯发绀,呈暗黑色,因而称之为“黑头病”。成年鸡很少出现症状,但产蛋显著减少。 病变:主要在盲肠和肝脏,引起盲肠炎和肝炎。剖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