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地区自然发乳中乳酸乳球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pdf
摘 要
本研究以分离自内蒙古赤峰市、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鄂尔
多斯市,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和蒙古国的204 株乳酸乳
球菌为研究对象,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通过双向测序技术获得dnaA 、pyr G、
rpoB 、groEL 、recA 、clpX 、carB 、murC 、pep N 、pep X 、murE 和phe S 12 个持家基
因的序列,将其拼接、核对后用BioNumerics v6.0 构建等位基因图谱并确立序列型
(STs) ,进而对204 株乳酸乳球菌进行分型,系统分析菌株间的系统发育进化关系。
结果表明:
(1) 204 株乳酸乳球菌共分为75 个STs,分离自相同地区的乳酸乳球菌分离株大
多有着相同的STs。75 个STs 经过eBURST 分析后,共形成 13 个分型组,28 个独
特型。13 个分型组中有7 个克隆复合体。其中CC26 包含乳酸乳球菌分离株最多,
被认为是较为原始的CC 。
(2) 通过最小生成树分析,结果表明 204 株乳酸乳球菌之间的进化关系,大部
分与分离地之间的距离远近呈现正相关性,分离自不同地区的菌株可能大部分是由
分离自赤峰市的菌株进化而来。另外最小生成树分析还发现了两株被 16S rDNA 序
列分析方法鉴定为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 的菌株亲缘关系与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 更近。
(3)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自相同地区发酵乳中的乳酸乳球菌的 STs 大
部分聚集在同一类群。分离自内蒙古赤峰市的菌株群体分化时间较长,说明分离自
不同地区的204 株乳酸乳球菌可能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一祖先菌株可能来源
于内蒙古赤峰市。
本研究对不同地区的204 株乳酸乳球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初步建立了
一种新的乳酸乳球菌的分型方法,为乳酸乳球菌的MLST 数据库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资料。通过比较各个菌株等位基因序列的差异,初步了解菌株基因序列的进化关系,
并分析不同地区的乳酸乳球菌的遗传背景,从而推演乳酸乳球菌的进化历程,为世
界范围内乳酸乳球菌的群体结构和遗传进化研究、以及优质发酵剂的筛选奠定基础。
关键词:传统发酵乳制品;乳酸乳球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持家基因
Multilocus Locus Sequence Typing of Lactococcus Lactis from
Traditional Fermented Dairy Products in Different Regions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of 204 isolates of
Lactococcus lactis collected from Chifeng City, Bayan Nur City, Hulunbeir City, Xilin
Gol League and Ordos Ctiy of Inner Mongolia, and Tibet, Qinghai, YunNan, Szechwan,
Gansu and Mongolia by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 . The sequences of 12
housekeeping genes (dnaA, pyr G, rpoB, groEL, recA, clpX, carB, murC, pep N, pep X,
murE and phe S) were acquired by Bidirectional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forward and
reverse sequences were trimmed, aligned, and analyzed by BioNumerics v6.0, an allele
number was given to each distinct combination 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