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卢旺达红茶与中绿茶和乌龙茶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pdf
摘要
本文采用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法对卢旺达红茶与中国绿茶和乌龙茶
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热水法、甲醇法和乙酸乙酯法三种方法
提取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其中热水法的提取率最高,达到41.57士0.01%。以吸光度
值为指标,考察了三种茶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抑制率表示。绿茶、
乌龙茶和红茶的抑制率分别为42%,35%和23%。提取液的浓度越高清除自由基的
能力越强,三种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顺序为:绿茶乌龙茶红茶。
采用福林一酚法测定了茶叶提取液中的多酚含量(以没食子酸(mg/g干基)
计)。绿茶、乌龙茶和红茶提取液中多酚含量分别为162、144和124
mg儋干基。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茶叶中的酚类物质。流动相为甲酸:甲醇
(1:4)分离,与标准物质对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茶叶提取液中含有六种
酚类物质,其中四种为酚酸,即单宁酸、阿魏酸、咖啡酸和原儿茶酸,酚类物质含
量范围0.5—32.4%;另外两种为类黄酮物质。在热水提取液中含有32.4%单宁酸,
0.7%咖啡酸,1.4%原儿茶酸,1.4%芦丁三水化合物,0.6%无水槲皮素,1.8%阿魏
酸。
采用快速反相高效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了提取液中的B族维生素:硫胺素
2150,
胺素(VBl2)的含量极低,所以进行单独测定。RP.HPLC的系统为LKB
UV/VIS
M484检测器290rim下测定VBl,Va2,Vm,VB6和叶酸;550nm下测定vBl2.
18.0
用于测定的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为Vm20.0∥ml;VB2g/ml;VB312.0g/ml;
10。0
VB6 g/ml,结果表明所有茶叶都含有一些维生素,但是绿茶中维生素的含量比
红茶和乌龙茶高,测定结果为:Vm
2.5∥ml,VB21.7∥ml,Vm3.4∥ml,VB62.4∥ml,
VBl2
0.8∥ml和叶酸0.59/ml。
关键词:绿茶,乌龙茶,红茶,抗氧化活性,多酚类物质,维生素
Ⅷ
ABSTRACT
the extractofBlackteafromRwandan was
Antioxidantof highlands
activity aqueous
of
withthatofGreenand teasfromChinaandwasdetermineduse2,
compared Oolong by
method.Thethe
2-diphenyl一1·picrylhydryzyl(DPPH)radicalscavenging higher
concentrationofthe wasfreeradical
extract,the
higher scavenging
oftheteasextractsdecreasedinthe
activity
extractionmethodswerehotwater methodand acetatemethod.
method,methanolicethy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杆菌介导的双抗虫基因Pta-CrylAc番茄的遗传转化研究.pdf
- 农杆菌介导的将个与淀粉合成有关的基因导入我国籼稻恢复系中的研究.pdf
- 农杆菌介导的彩棉花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pdf
- 农杆菌介导的拟芥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转化烟草和马铃薯的研究.pdf
- 农杆菌介导的次柿ACC合成酶与ACC氧化酶反义基因遗传转化研究.pdf
- 农杆菌介导的油转hrpW基因的研究.pdf
- 农杆菌介导的马薯转基因体系的建立.pdf
- 农杆菌介导花生传转化条件的研究.pdf
- 农杆菌介导获得双价抗虫基因籼稻及其后代的初步研究.pdf
- 农杆菌介导薰衣转化体系的建立与冷诱导基因的导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