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膜与物质运输创新.ppt
第三章 细胞膜与物质运输 病例分析 囊肿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亦称为囊性纤维化、囊肿性纤维变性或囊纤维变性,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长期反复的肺部感染所导致的呼吸困难,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鼻窦炎、发育不良、腹泻以及不孕。 囊性纤维化发生突变的基因位于染色体7q31。这个基因通常产生一种蛋白称为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器(CFTR)蛋白,其功能是一个在上皮细胞膜的氯通道,从而影响几乎所有的人体细胞氯的流动。没有这种蛋白质,苯丙氨酸缺乏、分泌物变干,变得厚和阻塞性。 囊肿性纤维化是因为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 CFTR)的突变所造成的,这个基因负责制造汗、消化液以及各种黏液。 需要掌握的问题 细胞膜及相关概念 细胞膜的分子组成、特点及结构 小、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质膜(plasma membrane)包在细胞外面所以又称细胞膜(cell membrane)。 围绕各种细胞器的膜,称为细胞内膜(endomembrane)。 质膜和内膜在起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故总称为生物膜(biomembrane)。 生物膜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质膜最基本的功能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并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以及能量和信息的传递。 实验证明生物膜与细胞起源、细胞生长与分化、细胞识别、免疫、物质运输、信息传递、代谢调控、能量转换、神经传导以及肿瘤发生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节 质膜的化学成分 一、膜脂 二、膜蛋白 三、膜糖类 质膜的化学组成: 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一、膜 脂 (一)膜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 构成膜脂的基本成分,约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 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是: 鞘磷脂 鞘磷脂(sphingomyelin,SM)在脑和神经细胞膜中特别丰富。以鞘胺醇(sphingoine)为骨架,与一条脂肪酸链组成疏水尾部,亲水头部也含胆碱与磷酸结合。原核细胞、植物中没有鞘磷脂。 胆固醇主要存在真核细胞膜上,含量一般不超过膜脂的1/3,植物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其功能是提高双脂层的力学稳定性,调节双脂层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二)脂双层是流动的膜性结构 影响细胞膜流动的因素 主要来自膜本身的组分,遗传因子及环境因子等。 膜的流动性与膜脂的Tm值有关。 二、膜蛋白 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主要功能:参与物质运输;作为细胞外信号受体;粘附作用;酶催化作用 (一)膜蛋白存在的三种方式 跨膜蛋白(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 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 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 1、跨膜蛋白 分为单次、多次和多亚基穿过。 跨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可以是1至多个疏水的α螺旋,形成亲水通道的整合蛋白跨膜区域有两种组成形式,一是由多个两性α螺旋组成亲水通道;而是由两性β折叠组成亲水通道。 2、外周蛋白 外周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的亲水部分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 外周蛋白在细胞膜呈动态分布。 3、脂锚定蛋白 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又称脂连接蛋白(lipid-linked??protein),通过共价健的方式同脂分子结合,位于脂双层的外侧。 (二)用去垢剂可溶解的膜蛋白 为了研究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可用去垢剂使细胞膜崩解,将膜蛋白分离出来。 离子型去垢剂SDS,非离子型去垢剂Triton-X100。 (三)膜蛋白也是流动的 绝大多数蛋白只是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流动。这是因为膜蛋白多由结构与功能各异的活性区域组合而成,这些活性区域也称结构域(domain)。 第二节 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 细胞膜学说的纷争 细胞膜厚度与片层结构? 膜脂分子极性区与蛋白质侧链以离子键形式结合? 膜脂分子的数量? 磷脂酶消化? 膜脂分子的疏水性? 膜蛋白与膜脂分子的比例? 四、“晶格”与“板块”镶嵌模型 Wallach于1975年提出晶格镶嵌模型。他在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生物膜中流动性脂质的可逆性变化。这种变化区域呈点状分布在膜上。相变表现为膜脂分子的一种协同效益,即几十个以上的脂分子同时相变。 板块镶嵌模型是Jain和White于1977年提出的,其内容本质上与晶格镶嵌模型相同。他们认为:在流动的脂双分子层中存在许多大小不同的刚度较大的彼此独立运动的脂质“板块”(有序结构区),板块之间被无序的流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技术PPT课件.pptx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 DB32_T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Kaierda凯尔达 KC20机器人操作说明书.pdf VIP
-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课件.ppt VIP
- 锚固剂参数、规格与安装说明.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粮油保管员赛项)备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_(粮油)仓储管理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最新锅炉工资格完整考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