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方式与环境伦理——文人居住生活中的自然审美意识.pdf
维普资讯
《学术界》(双月刊)
总第 130期 ,2008.3
ACADEMICSIN CHINA
No.3May.2008
生活方式与环境伦理
— — 文人居住生活中的自然审美意识
。 朱 力,张又方
(中南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
[摘 要]人类的生存观念及生活方式是导致当前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明代文
人在包括居住环境理想图式、日常生活情趣、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消费观念等生活方式
上注重对 自然的审美与环境的尊重,展现在山水野趣、香茗好古等方面,这种 自然审美
意识对于当代社会构建生态环境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仅从
工具理性的视角思考 自然价值的思维定式。
(关键词]环境伦理;生活方式 ;明代文人 ;自然审美
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已经不单纯是技术的问题,还是人类对待
自然的态度与行为等的伦理问题,将有赖于支配利用 自然的人类的生态环境伦
理观念的完善、及其生活方式的转变,因为人类的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是导致环
境危机的主要原因。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其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 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 中曾提
出,中国艺术史一直贯穿着两种美的理想,这就是雕绘满眼之美与出水芙蓉之
美 。明代文人在居住环境 中提倡后一种美的理想,如高濂的 《遵生八笺》云:“时
乎坐陈钟鼎,几列琴书,榻排松窗之下,图展兰室之中,帘栊香蔼,栏槛花妍,虽咽
水餐云,亦足以忘永 日,冰玉吾斋,一洗人间氛垢矣”,不仅追求简雅宁静的居住
环境理想,还更多地体现了疏朗超俗的生活方式和对 自然的审美。明代文人的
室内陈设及居住生活用品,如文房用具、室内家具、清赏器玩 、日用杂器等大多具
作者简介:朱力,中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环境设计博士;张又方,中南大学艺
术学院硕士生 。
·--— — 143 .--——
维普资讯
学术界 2008.3·学人论语
有这种 自然素洁气质。
明代文人在居住生活观念中,即在居住环境理想图式、日常生活情趣、休闲
娱乐、社会交往、消费观念等生活方式上注重对 自然的审美与环境的尊重,展现
在山水野趣、香茗书画、收藏好古、琴棋雅集、禽鱼竹石等方面,实际上创造了一
种新的生活方式,为明代的居住环境营造达到中国传统设计的高峰奠定了一定
的基础:同时,这种自然审美意识也有助于当代人们超越 “人类中心主义”的局
限,突破对人类利益与价值的单 向度考量 .把 自然生命等也视作值得尊重的对
象,具有其内在的价值。中国传统 自然审美意识对于当代社会构建生态伦理观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仅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思考 自然价值的
思维定式。审美情感因素在建立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深
生态学”就主张人类与 自然之间没有必然的边界,强调人与 自然之间应建立一
种认同,从而培养人类关心 自然、“尊重”和 “不损害”自然的情操、并加以伦理关
怀。这种认同感是建立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的关键情感基础 。
“自然审美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的重要源泉 。西方环境伦理学在精神上的源
头,主要可以追溯到两个传统,一是 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主义传统,一是 19世
纪的浪漫主义运动,而这两个传统都非常关注自然审美”。
对 自然山水的一往情深,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偏好,而在明代文人
居住生活中,隐逸之风更强化了这种审美偏向。文震亨的 《长物志》,全书贯穿
着 “古”、“雅”、“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肃省天然草地退牧还草工程效益遥感监测研究——以安西县荒漠草地为例.pdf
- 甘肃省民族立法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pdf
- 甘蓝型油菜SLG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pdf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研究进展.pdf
-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pdf
- 生产·诗意·语言——马克思文艺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向度及其启示.pdf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以江苏为例.pdf
- 生命之天——妈妈.pdf
- 生命关怀视阈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探析——以龙岩学院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为例.pdf
- 生命重于一切——灾难,我们一起面对.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