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M(1,1)分解模型与ARIMA模型在岩溶地下水模拟中的对比研究——以柳林泉流量模拟为例.pdf
1001-4810(2011)03-0260-10
GM(1,1)分解模 型 与ARIMA模 型
在岩溶地下水模拟 中的对比研究
——以柳林泉流量模拟为例
李华敏1吴敬2赵娇娟1郝永红3王亚捷3曹碧波1
1.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2.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统计系,天津300222
3.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环境与水资源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摘要:本文运用GM(1,1)分解模型和ARIMA模型分别模拟柳林泉流量。根据
影响特征将泉水流量变化分为两个时段研究:1957-1973年泉水流量处于自然状
态;1974-2009年泉水流量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运用第1时段的数
据建模获得自然状态下泉水流量的模型,将模型外推,获得第2阶段自然状态下
泉水流量,然后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减去同期实测流量,获得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
衰减的贡献。GM(1,1)分解模型的结果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柳
林泉衰减量为2.26m3/s;ARIMA模型的结果为2.32m3/s;与同期实际衰减量
2.27m3/s比,相对误差分别为0.44%和2.20%,表明两种模型都适用于泉水流
量的模拟。对比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柳林泉流量衰减的贡献,两个模型得到同
样结果,印人类活动的贡献是气候交化的8~9倍。实证研究显示,GM(1,1)模型
适用于指数序列的模拟,对具有周期波动的泉水流量,可通过周期修正提高精度;
而ARIMA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泉水流量相对于降水量的时间滞后效应,能比较
准确地模拟泉水流量与降水量的量化关系。
GM(1,1)分解模型;ARIMA模型;分时段分析;岩溶泉流量
P641.2 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50)、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09JCYBJC27500、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开
放基金52XS1015
李华敏(1986-),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GIS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研究.
郝永红 (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系统分析.E-mail:haoyhong@;haoyh@.
2011-03-07
AR模2
影响
图2
图4
『势项
表示:
世纪
@@[1]郭纯青.岩溶地下水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
京:地质出版社,1993,4-8.
@@[2]夏军.灰色系统水文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4-53.
@@[3]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4] 肖新平,宋中民,李峰.灰技术基础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5.
@@[5]王学萌,聂宏声.灰色系统模型在农村经济中的应用[M].武汉:
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6]王学萌.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9,4:9
-16.
@@[7]张岐山.灰朦胧集的差异信息理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8] HaoYH,YehT-CJ,GaoZQ,etal.AGraySystemModel
forStudyingtheResponsetoClimaticChange:theLiulinKarst
Spring,China[J].JournalofHydrology,2006,328(3-4):668
-676.
@@[9] HaoYH,YehT-CJ,WangYR,etal.AnalysisofKarstAq
uiferSpringflowswithaGra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