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腐蚀理论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腐蚀理论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ppt

* * * * * * * * * * * * * 2. 线性极化法 Stern公式 两点假设 腐蚀体系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都是活化极化控制,浓度极化和电阻极化可忽略 腐蚀电位与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的平衡电位相距甚远 * 测量时极化绝对值小,测量时间短,对腐蚀体系的影响和干扰很小 快速测定金属瞬时腐蚀速度 不会引起金属表面状态变化和腐蚀控制机理的变化 优点: 缺点: 需要知道ba、bc的值 线性极化区是近似的,导致测量结果准确度不高 不适用于电导率较低的体系,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 3. 弱极化区的极化测量法 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近来年有人提出了一些利用极化范围只有数十毫伏的弱极化区的极化测量来确定腐蚀速率的方法 四点法 截距法 * 避免了塔菲尔直线外推法中强极化引起的金属表面状态、溶液成分以及腐蚀机理的改变 避免了线性极化法中近似线性区范围的选取引起的误差 测量的准确度比较高 优点: 缺点: 数据的计算处理比较繁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Alkhateeba, Long-term corrosion study of low carbon steel coated with titanium boronitride in simulated soil solution, Electrochimica Acta 76 (2012) 312– 319 * 实测极化曲线:根据恒电流法或恒电位法测得的极化曲线。表示的是外电流密度和极化电位之间的关系曲线 理想极化曲线:在理想电极上得到的极化曲线。表示的是局部阳极电流密度或局部阴极电流密度与极化电位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测极化曲线与理想极化曲线的关系 * 差别:实测极化曲线的起点为腐蚀体系的腐蚀电位(混合电位)Ecorr;理想极化曲线的起点为局部阳极反应和局部阴极反应的平衡电位 联系:理想极化曲线可通过实测极化曲线的塔菲尔区外推得到(活化极化) * 实测极化曲线 ——容易直接测得,外加电流 真实极化曲线无法直接获得——间接方法 原因:腐蚀金属的阳极区和阴极区难以区分 实际金属电极表面电化学不均匀性-很难只有一个电极反应 真实极化曲线与实测极化曲线存在某种关系! * 实测极化曲线与理想极化曲线 关系示意图 i i2’ ic iC’ i1’ i1 i2 S iC iA A B C D E F 没有外加电流极化,金属在酸中自腐蚀,金属表面同时进行两个共轭反应:i1、i2 反应达稳定状态时,电量平衡i1=i2, 用外加电流极化时,电量平衡状态被破坏 采用外加阴极电流使体系阴极极化,电极电位从移向负向,外加阴极极化电流 iC’= I2’- I1 ’ * i M G P ia ic iC iC( P)= ic( M)- ia( G) iA( Q)= ia( N)- ic( F) i N Q F iA ia ic 实测极化曲线与理想极化曲线的关系示意图 * lgi lgicorr i icorr 实测极化曲线与理想极化曲线的关系示意图 * iC ia iA ic O i ic iA icorr iC ia logi 活化极化腐蚀体系的真实极化曲线和实测极化曲线的关系 * ic ia ic ia O i logi 阳极反应受活化极化控制,阴极反应受浓度极化 控制腐蚀体系的真实极化曲线和实测极化曲线的关系 iC iA iA iC * (七)腐蚀极化图的应用 极化图(伊文思图) 如果只考虑腐蚀过程中阴、阳极极化性能的相对大小,而不管电极电位随电流密度变化的详细情况,则可将理论极化曲线表示为直线形式,并用电流强度代替电流密度作横坐标,这样得到的腐蚀极化图就是伊文思极化图。 伊文思极化图 I S Icorr * 极化图的应用 分析影响腐蚀电流的因素 腐蚀控制因素的分析 * I E Ee,a Ee,c Imax I ??a ??c ??r ? ? S 阳极极化率Pa=tan?,阴极极化率Pc=tan? 极化达到某一稳定电流I时,两极间的电位差为 ?E= Ee,c - Ee,a = ??a+ ??c+ ??r = PaI+ PcI+IR 分析影响腐蚀电流的因素 * 得到 当R为0时, 影响因素有: 腐蚀速度和腐蚀电池阴阳极开路电位差成正比, 与阴、阳极极化率、欧姆电阻成反比。 * 腐蚀控制因素:在腐蚀过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