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河叙永县城区段河道疏浚可行性技术分析.docVIP

永宁河叙永县城区段河道疏浚可行性技术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宁河叙永县城区段河道疏浚可行性技术分析   摘要: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理位置在东经105°03′—105°40′,北纬27°42′—28°31′之间,幅员面积2976.8平方公里,总人口71.81万人。受娄山余脉的影响,形成南部山岭纵横,北部丘陵起伏的地形地貌,境内水系发达,有赤水河、永宁河两大水系,由于叙永县城紧临永宁河而建,洪灾发生频繁,近年来,县城已遭受“1998.7.28”、“2001.7.7”、“2006.7.7”、“20012.7.22”洪灾袭击,给县城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河道疏浚提高县城的防洪能力,以保证汛期县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工程河段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永宁河为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由南门河与东门河在叙永县城离上桥上游约100m的地方相汇而成,由南向北贯穿县境,在纳溪县城注入长江,干流长152.3km,全流域面积3228km2。本次研究进行疏浚的对象是叙永县城内上桥至一中大桥段,共计河长0.83km,多年平均流量25.6m3/s,河道平均比降0.0016,主河道宽度60-80m。由于县城紧临永宁河而建,洪灾频繁,据民国《叙永县志》和省《旱涝史料》等记载及调查,从1861至1991年,叙永县城发生大的洪水有12次,其中1908、1918、1921及1947年为特大洪水,1908年洪水流量达到4100m3/s,为历史最大洪水。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性活动,特别是在20世纪中后期,森林大量砍伐、开荒种粮、硫金砂和煤矿大量无序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城区河道严重淤塞,使城区洪涝灾害频发程度加剧,近年来已遭受“1998.7.28”、“2001.7.7”、“2006.7.7”、“2012.7.22”洪灾袭击,其中“1998.7.28”、“2001.7.7”、“2006.7.7”洪水达到或超过20年一遇,给县城造成重大损失。为消除永宁河叙永县城区段带来的洪水之患,到2013年底,已在永宁河叙永县城区段的上桥至叙永一中范围内修建了防洪堤,但是,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全县的防洪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是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导致发生超标准洪水的机率进一步加大,使县城招受洪水袭击的可能性增大;二是修建堤防时下桥至一中大桥段占用行洪断面较多,抬高了原来的洪水位,且堤防修建高度相对保护区地面较高,达到3-4m,堤身单薄,对稳定不利,洪水位的抬高也加大了洪水对上桥和下桥两座文物古桥的冲击,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三是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暴雨设计,该暴雨与5年一遇洪水所对应的暴雨相当,当发生超标准暴雨时,难免会出现洪水虽然当在了堤外,但低洼区产生内涝(堤内低洼区地面高程与5年一遇洪水位相当),人民免除了洪患但逃不了涝灾。   3 解决措施与可行性分析   由于洪水造成的灾害难于预料,突发性强,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万无一失,可对永宁河叙永县城区段进行河道疏浚,增强县城防洪能力的可靠性,该措施主要是对常年水位以上的河滩淤沙进行开挖清运,并对右岸边坡开挖以拓宽河道3-5m。现从技术角度出发,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1、河道清淤弃料可资源化利用   (1)用作建筑材料   经检测和分析,疏浚段河滩淤沙主要由卵砾石颗粒构成,主要成分为灰色-黄绿色砂岩,卵石颗粒粒径一般2~15cm,充填物为相应成分的的圆砾、中~细砂等,颗粒成分风化微弱,质地坚硬。平均含砂率8.5%左右,卵石150~60mm占28.6%,砾石60~5mm占30.3%,砂粒5~0.075mm占15.8%,粉粘粒<0.075mm占1.2%左右,漂石含量9.18-13.18%。作为建筑材料利用时其孔隙率、云母含量(均值为1.55%,低于技术指标2%)、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等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规定之质量技术要求,但含泥量偏高(均值为11.47%,高于指标5%),粒度模数和平均粒径偏小,质量较差,但经过冲洗筛分工作后,可以保证作为建筑材料利用时的质量,主要检测数据见河漫滩覆盖层检测成果表。   表1 河漫滩覆盖层检测成果表            注:1、未列入>200之漂石含量。   2、粒径<0.5mm之砂粒含量包含了<0.075mm的粉粘粒含量。   (2)用于加固河堤与平整土地   由于现有堤防高出保护区地面3-4m,并且堤后空置地面宽度达到11m-30m,当疏浚河道时,可利用堤后的空置土地对不能利用的弃渣弃土按要求进行堆放并填筑,提高河堤的稳定性和防渗漏能力。   2、清淤后河道的稳定性分析   如果河道每年都要进行清淤,必将造成征地占地矛盾和资金紧张,因此,清淤后河道行洪断面保持相对稳定非常重要,现从造床流量的选取、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