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总结(表格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球菌总结 名称 生物学症状 致病性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 防治原则 形态 培养 生化反应 抗原 抵抗力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Staphylo Coccus 葡萄球菌 G+ 葡萄串状排列 无鞭毛,体外培养无荚膜 1、营养要求不高2、可产生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脂溶性色素3、金黄色菌落周围有完全溶血环 可产生触酶(与链球菌区别) 1、SPA 2、荚膜多糖 3、细胞壁多糖抗原 1、强 Heat60℃1h或80℃0.5h 2、易耐药3、MASR 1、coagulase 包括free coagulase和bound coagulase 2、热稳定核酸酶 3、staphylolysin,@溶素 4、leukocidine杀白细胞素 5、enterotoxin 6、表皮剥脱毒素 7、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1、化脓性感染 2、食物中毒 3、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4、毒性休克综合征  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     Group A Stepto Coccus A群链球菌 G+ 链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或含血清培养基。 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可依此鉴别甲型和肺炎链球菌) 1、多糖抗原(C抗原) 2、M蛋白 3、P抗原 不强 一、胞壁成分 1、粘附素(LTA和protein F) 2、M蛋白 二、外毒素 1、pyrogenic exotoxin致热外毒素(猩红热毒素) 2、streptolysin(SLO和SLS) 三、侵袭性酶(扩散因子) 1、透明质酸酶 2、链激酶 3、链道酶 1、化脓性感染 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3、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可获得对同型链球菌的特异性能够免疫力。患过猩红热可获得同型致热外毒素抗体 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抗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青霉素G Pneumon iae 肺炎链球菌 G+ 矛头状成双排列。菌体周围有透明环(厚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1、较高 2、在血平板上草绿色@溶血环(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区别) 3、可产生自溶酶 胆汁溶菌试验阳性(鉴别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荚膜多糖抗原 2、菌体抗原(C抗原和M蛋白) 较弱(有荚膜株抵抗力强) 1、荚膜(主要毒力因子) 2、pneumolysin O 3、LTA 4、神经氨酸酶 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其次为支气管炎 可建立较为牢固的性特异型免疫 鉴别肺炎链球菌和甲型链球菌: 1、胆汁溶菌试验(pneu+) 2、optochi敏感试验(pneu+) 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名称 生物学症状 致病性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 防治原则 形态 培养 生化反应 抗原 抵抗力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hemo lytic Strepto Coccus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排列多成双或短棒状 血平板上呈@溶血 1、不被胆汁溶菌 2、opto- chin试验阴性   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2、龋齿(变异链球菌)       Meningi tidis 脑膜炎奈瑟菌 G- 肾形或豆形双球菌。 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无鞭毛、芽孢;有荚膜、菌毛 较高,巧克力色培养基   1、荚膜多糖抗原 2、LOS脂寡糖抗原(主要的致病物质) 很弱(样品注意保温保湿,及时送检) 1、荚膜(抗吞噬) 2、菌毛(粘附) 3、IgA1蛋白酶(破坏粘膜免疫) 4、LOS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以体液免疫为主 在中性粒细胞内外有G-双球菌,可初步诊断  流脑荚膜多糖抗原 Gonorrh Oeae 淋病奈瑟菌 G-,成双排列。浓汁标本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无鞭毛、芽孢;有荚膜、菌毛 高,巧克力色培养基 1、菌毛蛋白抗原 2、LOS 3、外膜蛋白抗原 1、菌毛(粘附) 2、LOS 3、外膜蛋白 4、IgA1蛋白酶(破坏粘膜免疫) 1、淋球菌性结膜炎(婴幼儿) 2、男性。早期:前尿道炎 后期:前列腺炎、精囊精索炎 3、女性。早期:尿道炎、子宫颈炎 后期:前庭大腺炎、盆腔炎 无天然免疫力、免疫力不持久 中性粒细胞内有G-双球菌有诊断价值 婴儿出生时,滴氯霉素链霉素合剂 肠杆菌总结 名称 生物学症状 致病性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 防治原则 形态 培养 生化反应 抗原 抵抗力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Escheri chia 埃希菌 G-。有菌毛、大多有周身鞭毛、无芽孢 不高 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 O、H、K 三种抗原。K抗原为多糖加膜抗原   1、粘附素adhesin 2、外毒素 包括①志贺毒素Ⅰ和Ⅱ(Stx-1和Stx-2)②耐热肠毒素a和b(STa和STb)③不耐热肠毒素Ⅰ和Ⅱ(LTⅠ和LTⅡ) 1、肠道外感染(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2、胃肠炎 ①ETEC ②EIEC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