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KV-CBCT分析鼻癌调强放疗过程中体位偏差和靶区剂量的变化.pdf

应用KV-CBCT分析鼻癌调强放疗过程中体位偏差和靶区剂量的变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KV-CBCT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体位偏差及靶区剂量的变化 中文摘要 应用KV-CBCT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体位偏差及 靶区剂量的变化 中文摘要 目的:评估采用容积密度给定的方法进行剂量计算的可行性,分析鼻咽癌患者放 疗过程中鼻咽腔原发病灶缩退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影响,并应用机载千伏级CBCT 监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程中的体位偏差及受照剂量变化。 方法:本实验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鼻咽癌患者 16 例行调强放疗,对常规CT 采 用容积密度给定后重新制作计划,获取新计划与原计划的DVH 图,评估二者靶区及 重要器官之间的差异;利用容积密度给定的方法模拟鼻咽腔原发病灶的缩退,重新制 作计划并分析DVH 图,探讨随着肿瘤的减小周围颞颌关节、腮腺剂量的变化情况; 其中6 例患者每周按治疗计划标志点摆位,利用机载KV-CBCT 扫描,去除等中心点 摆位误差后分析鼻骨尖、茎突尖、齿突及各椎间盘的矢量位移,分析体位偏差;对每 周CBCT 图像采用容积密度给定的方法监测实时受照剂量。 结果:采用容积密度给定的方法后治疗计划之间的差异为 GTVmean :0.15% ± 0.22%,GTVD99 :-0.09% ±0.31%,左腮腺D50 :0.24% ±0.08%,右腮腺D50 :0.19% ±0.33%,脊髓 D1cm³:0.22% ±0.46%,左颞颌关节 D50 :0.20% ±0.24%,右颞颌关 节 D50 :0.12% ±0.37% ;随着鼻咽腔原发肿瘤的缩退、气腔的增加,临近的腮腺、 颞颌关节的受照剂量均较放疗前增加,且颞颌关节的剂量增加较腮腺变化明显;鼻咽 癌患者放疗疗程中X 方向上平均偏差大于3mm 的部位多位于鼻骨尖及C4 水平以下, Y 方向上鼻骨尖处的偏移较大,下颈位移高于上颈,但绝对值小于X 方向上的位移, Z 方向上偏差不大,各方向上的偏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利用CBCT 监测剂量, GTVmean 下降最大值为2.5Gy,颞颌剂量D50 增加最大值为7.9Gy,脊髓受量D1cm³ 增加最大值可达5Gy,腮腺的剂量变化较明显,D50 可增加约10Gy 甚至接近20Gy 。 结论:一.对头颈部肿瘤采用容积密度分配(密度固化)的方法可以用于进行剂 量计算,剂量变化小于 1%;二.鼻咽腔原发病灶的减小会对周围剂量的分布产生影 响,颞颌关节较腮腺变化明显,但剂量改变不大,与摆位误差等的影响相比较几乎可 I 中文摘要 应用KV-CBCT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体位偏差及靶区剂量的变化 忽略不计;三.放疗分次间鼻骨尖及C4 以下椎体的偏差较颅底处大,且下颈X 方向 上的偏差要大于Y 方向;四.利用CBCT 可以近似监测患者受到的剂量,实际受照 剂量相对于原计划的改变主要由于:位置的偏差(包括摆位和形变误差)、原发病灶 及转移淋巴结消退的影响、消瘦导致建成效应的改变,且不同患者之间个体差异性较 大,其中腮腺变化较为明显,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机载KV-CBCT ;容积密度给定;体位偏差;空腔;剂量引导放疗 作 者:吴承骏 指导教师:秦颂兵 II 应用KV-CBCT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体位偏差及靶区剂量的变化 英文摘要 Analyses of patient position variation and target volume during IMRT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using KV-CBCT Abstract

文档评论(0)

zz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