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1994 年发生的“枫叶”诉“鳄鱼”一案,堪称在我国发生的首例涉及反向假
冒的案件。由于当时我国的法律法规没有对此类行为的明确规定,对此行为应适
用什么法律来认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此,我国知识产权界展开了一场对
反向假冒理论这一“舶来品”的深入、持久的讨论。尤其是反向假冒行为的定性
问题及在我国对该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热点。2001 年我国新
修正的《商标法》第52 条第(4)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
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该条规
定明确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是一种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侵权行为,将商标反向假冒
行为纳入了我国法律的调控范围,避免了司法机关在今后处理此类案件时出现无
法可依的尴尬局面。但反向假冒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尽完善,而各种反向假冒
行为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频繁发生,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地研究、认识反向假
冒行为,尽可能多地提出建议完善反向假冒理论,以有效地打击这种行为。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反向假冒的学说及其判例甚为发达,近年来更有较
大发展。在评价、借鉴我国当前反向假冒所遇问题之前,多方位地研究美国司法
实践的历史、理论基础与具体制度的形成,这样既可以反思本国法律制度存在的
问题,又可以启迪本国法律制度的改革。从二十世纪初,反向假冒在版权领域的
产生;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反向假冒规制中对著作权领域的扩张与回撤;再到
对于有体商品的反向假冒规制讨论,反向假冒问题开始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众
多关于反向假冒诉讼案件审理过程的积累,确定了反向假冒侵权的构成要件等理
论与具体制度框架的构建。
对于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的认定。从原商标权人的角度看,商标反向假
冒行为有可能侵害了商标权;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看,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有可能
是一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又有可能构
成不正当竞争。无论采取何种法律对商标反向假冒予以规制,要明确对待反向假
冒所产生的后果,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在看到反向假冒行为存在一定合理性的
同时,也应该看到其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于反向假冒行为采取法律
规制是必须的,同时规制强度的选择也必须是在适度的范围内进行。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法律适用的问题,各个国家采用的规制方式各有不同。
比较设权模式与不正当竞争模式的优缺点,联系中国禁止商标反向假冒的立法、
司法现状,评析现行商标法第52 条(4)有关商标反向假冒的规定,提出对我国商
标反向假冒立法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反向假冒 反向假冒行为 法律适用
4
ABSTRACT
The “Maple leaf”Crocodilecase,which took place in 1994, can be rated as in
the first involving reverse passing-off in our country. Because no laws and regulations
can be used to regulate this kind of behavior at that time, how to deal it become the
focus that peopl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Since then,a deepening and lasting discuss has
launched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eld to reverse passing-off. Especially the nature of
reverse passing-off and the legal application to this behavior has been focuses disputed
of scholars all the time in our country. Item 4 of article 52 of” Trademark Law” revised
newly in 2001 says: without trademark registrars consent ,change register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动叉车安全风险点告知牌.docx VIP
- AQL抽样标准培训.pptx VIP
- 2025广东中山市东凤镇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网维护人员招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家具设计与工艺ppt-板式家具结构与生产工艺.pdf VIP
- 2025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招聘10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pdf VIP
- 初中数学常用二级结论知识点总结.doc VIP
- 我的师德小故事 .docx VIP
- 主要股东或出资人信息及投标人基本情况表模板.docx VIP
- 新型独脚金内酯类似物的结构设计、合成及对水稻生长调控的多维度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