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6课《琵琶行》课件 鲁人版必修2.ppt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6课《琵琶行》课件 鲁人版必修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A:情感目标: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今朝的成才环境。 B: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通过比喻描写音乐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C: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并领会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如何塑造艺术形象把握主题。 作 者 简 介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诗前小序的作用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故事的经过。 2、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3、交代了作者的写作动机。 4、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凄切伤怀 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插 图 欣 赏 插 图 欣 赏 整体感知诗歌,并思考: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运用比喻 GOODBYE * * *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基础知识 课文诵读 文章主题 艺术魅力 知识扩展 退 出 书法家启功先生撰书为折居易的一幅对联: 红袖夜船孤,蛤蟆陵边,往事悲欢商妇泪;青衫秋浦别,琵琶筵上,一时枨触谪臣心。 无名氏对联: 每为他人悲,吟断柔肠,千古缠绵唯《长恨》; 岂抒一己怨,唱罢新词,万里江心闻琵琶。 腹有诗书气自华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事合为事而作”,诗风平易通俗。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与《琵琶行》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卖炭翁》 仕途顺利,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诗歌特点 生活特点 时期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直言进谏,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后任忠州刺史。又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晚年好“佛”长居长安过着隐士的生活,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有兼济天下之志而不为重用,又因“越职言事”而被贬,满腔怨愤无处倾诉,后遇琵琶女,有感而作此名篇佳作。 解 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一、解释划线词语: 1、左迁九江郡司马; 2、明年秋; 3、因为长句 ; 4、歌以赠之; 5、凡六百一十六言; 6、教坊;7、秋娘; 8、翻作《琵琶行》 快读诗前小序,梳通文意。 思考:诗前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坐重闻皆掩泣 检查预习 1、让学生提出在课前了解诗词大意时遇到的难理解的字词句,师生交流解决。 2、注意下列字形字音: 荻花 瑟 瑟 拨 弦 掩 抑 抹 幽 咽 霓 裳 冷 涩 乍 迸 帛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