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丝素共混膜组方化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摘要
丝素蛋白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天然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优良的
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这使丝素蛋白膜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更
具优势和前景。然而纯丝素膜易碎、易溶于水,制约了丝素蛋白在生物医用
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采用具有较好物理机械性能和良好吸水性的壳聚糖
对丝素蛋白进行改性处理,同时添加戊二醛、甘油或者聚乙二醇,分别制备
成丝素/壳聚糖/戊二醛和丝素/壳聚糖,聚K,-醇共混膜。通过探讨制备工艺条
件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进一步对共混膜进行了细
胞相容性研究,为丝素蛋白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
下:
1.丝素蛋白膜的共混比、温度、戊二醛及甘油对共混膜的物理性能均有
显著影响。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溶胀度、热水溶失率、透气率、初始模
量、相对断裂强度及相对断裂伸长均呈现E升趋势。而随着甘油浓度的增大,
各物理性状有减小的趋势。当烘干温度为40C时,各物理性状达到较好水平。
戊二醛对各物理性能也有显著影响。当戊二醛浓度为0.3%时,各物理性能较
好。
2.丝素蛋白膜的共混比、聚乙二醇浓度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共混膜的物
理性能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溶胀度、热水溶失率、透气
率、初始模量、相对断裂强度及相对断裂伸长均有上升趋势。聚乙二醇浓度
为0.5%时,是各物理性能较好。
3.纯丝素膜的横断面均匀致密,纯壳聚糖膜的横断面明显凹凸不平。丝
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55:45,甘油、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3%的共混膜横截面
有明显的网络状折叠,而丝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70:30,甘油、戊二醛体积
分数为0.3%的共混膜的横截面比较平滑,只有少量突起。
纯丝素膜、丝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70:30,甘油、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3%
的共混膜、丝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55:45,聚乙二醇体积分数为O.5%的共混
膜及丝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85:15,聚乙二醇体积分数为O.7%的共混膜的表
面细密光滑。丝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55:45,甘油、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3%
的共混膜表面凹凸不平。
4.红外光谱的比较分析表明丝素和壳聚糖只是物理混合,两者处于相容
V
状态。加入戊二醛后,共混膜在1546cm_处的吸收峰向高波段移动,且吸收
强度增强。甘油的加入对共混膜的结构没有显著影响。发现加入聚乙二醇后,
共混膜结构由无规卷曲向D.折叠转变。
5.确定了三种丝素蛋白共混膜的组合条件。一是丝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
70:30或55:45,干燥温度为40℃,戊二醛、甘油体积分数均为O.3%;二是
丝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70:30或55:45,聚乙二醇浓度为O.5%;三是丝素与
壳聚糖质量比为85:15,聚乙二醇浓度为0.7%o
d时都在0、1级。
6.IVITI法测定的丝素共混膜的细胞毒性在2、4、7
细胞增殖率在85-105%之间,细胞附着率在24h达到90%以上,本试验所
用的几种丝素共混膜符合生物材料的应用要求。
关键词:丝素;壳聚糖;共混膜;性能;细胞相容性
VI
ofSiIkFibroinBIendMembranes
Techniques
Preparation
andCeIl I
CompatibiityStudy
Abstract
as fora
Sill【fibroinisanatural usedtextilematerial time,consists
protein long
of18 kindsofaminoacidandhasexcellent charactersa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