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医疗模式的重新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现行医疗模式的重新思考.doc

对现行医疗模式的重新思考   摘 要:我国现行医疗保健模式是“诊断与治疗”模式。其存在诸多不均衡之处。例如,忽视开展慢病的预防措施,医疗保健的重心是大医院而非家庭与社区,大医院有待进一步提高绩效并减少浪费。现行医疗模式面临转变。本文对如何构建新医疗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现行医疗模式;新医疗模式;领航员   一、现行医疗模式及不足   现行医疗模式是人们根据以往治疗急性疾病的经验建立的。进入18世纪后,病理学与临床医学有了长足进展。医生们首次认识到“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存在特定器官上的改变”,“病变器官不仅是病因,还与临床症状相联系。”从此,医生在论断疾病时,寻找病变器官的思维方式一直延续至今。由于患者每次就医时的疾病并不相同,医院内部开始依照人体器官分门别类地设置疾病专科。但是面对今天慢病广为流行的新形势,现行医疗模式的不均衡突显出来,主要表现有二:   第一是忽视了常见慢病的“预测与预防”工作。虽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承担着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但由于其远离慢病诊治的临床实践,故在慢病预防上力不从心。而大医院的专科医生,主要是负责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疾病急性期的处理。在慢病预防领域同样存在局限性。   我们认为,高效率的慢病预防不单是某一、二种疾病的预防,更应是绝大多数慢病的整体预防。“整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体内众多器官中,并非仅是心脏或胰腺可能出问题,其他器官也会发生慢病,诸如癌症、精神健康等。二是相较于单一危险因素(例如血糖)预测与干预而言,综合考虑血压、血脂、血糖、年龄、体重、家族史、靶器官损害等复合致病危险因素的管理才更具优势。三是无论针对个体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或癌症风险评估做得多好,都需要在社区层面监督个体落实改变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基本措施,同时也需要在基层推动肿瘤和精神疾病的预防。   近十几年的医疗卫生实践表明,如何落实慢病预防工作,迄今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另一个不足,是慢病管理效率不高。其主要表现为慢病管理的达标率不高,慢病致残率和早死率仍没有明显改善。   慢性病与传染性疾病有着不同的内在规律。慢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常引发并发症,进而导致高致残率,并增加早死亡率。一旦上了慢病之路,就得没有尽头地走下去。慢病自身长期性的规律也向现行医疗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医务工作者不仅应做到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还应落实高质量的连续性管理。   现在的情况是,大医院门诊部承担了大量慢病管理工作。一个门诊医生一上午可看几十个病人,每次看病时间短暂。由于专科医生是等着病人上门,他们对待病人的态度,也是一种一次性服务的观念,下次病人再找谁看都行。医生对病人今后的病情变化并不清楚且也不必完全负责,诸如,所开药物是否起效,治疗期间出现副作用怎么办,患者病情又将出现哪些新变化等。   众所周知,高质量的慢病管理需要长期的连续性服务。如果一位医生不能与患者建立持续性关系,他也很难做到反反复复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每次看病时也很难多花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患者也知道连续性随访一个医生很重要,但在目前条件下往往做不到。当患者在其一生中常因同一疾病找不同的医生(同一医院或不同医院)就诊时,经常得到对其病情不甚一致的评价和诊治建议。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进而降低了用药的依从性。   我国的现状是,慢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而慢病管理的达标率却很难达到高标准。现行医疗模式亟待改变。   二、期待新医疗模式   面对慢性病对公众健康的巨大挑战,人们期待转变现有的医疗保健模式。   自2003年起,我国启动了医疗改革。2008年又进一步调整医改方向: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加强建设初级卫生保健系统。2012年的医改重点是公立医院改革,改变医疗补偿机制,取消以药养医的模式。政府还计划“十二五”期间培养15万名全科医生。这些举措为进一步改革医疗服务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一个机会之窗业已存在,即构建一个“预测、预防与诊断、治疗”相结合的新医疗模式。那么,在现有医疗模式基础上如何建立新模式呢?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而初级卫生保健是在足够大的规模内落实干预措施的“最佳框架”。[1]我们认为,建设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构建新模式的重要内涵。所谓“高质量”是指,在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内,不仅能够落实慢病的预测与预防工作,还能兼顾慢病的连续性管理。   三、全科医生应是“领航员”   如何才能建立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系统呢?在政策设计上,我们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培养出“高质量”的全科医生。一是引入合理的市场机制。   什么是“高质量”呢?或曰,全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