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伟力:中国式母基金和PE发展的融合之路.doc
洪伟力:中国式母基金和PE发展的融合之路
“十年国企,十年外资”。走过22年资本市场职业生涯的洪伟力选择了一个崭新的事业平台。这位歌斐资产PE及FOF管理掌门人的过往经历颇有些沧桑与传奇。洪伟力博士是有着海外基金管理经验的归国者之一,又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亲历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作为现任歌斐资产合伙人,他还兼任着复旦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和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秘书长。
洪伟力拥有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他曾在施罗德基金管理集团伦敦总部从事全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先后担任韩国最大的VC/PE机构KTB投资集团中国区合伙人、荷兰商业银行(ING集团)上海分行副总经理,以及星展银行投资银行部门的首席代表。
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初,洪伟力由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调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成为新中国资本市场的创始成员之一,先后在总经理秘书及多个重要监管岗位上工作。1997年,任中创证券(上海)总经理。
他曾参与上海实业集团在香港上市、上海家化等国企的重组并购工作,曾帮助罗莱家纺、布丁酒店、多利农庄等多家中国民营和国有企业进行私募股权融资、成功上市、并购重组、证券投资、战略咨询、IPO策划及辅导等,并成功领导了KTB投资集团人民币基金的设立。
洪伟力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后又在母校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还是第九、十届上海市青联委员。
亲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1992年,本科毕业的洪伟力正好赶上上海市政府实施金融人才储备计划,成绩优异的他成为这一计划的候选人,并且是当年复旦大学毕业生中唯一的入选者。
在上海市政府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洪伟力主动请缨调入上海证券交易所。那时,中国的股票市场刚刚起步,交易所的全部人马只有四五十个人。由于人手少,每个员工都承担了多种职责。洪伟力除了担任尉文渊总经理的业务秘书之外,还负责中国最早的金融期货――国债期货的设计和运行,成为国债期货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市场管理者之一。
1995年,洪伟力被借调到上海实业集团,同后来的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卓福民、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上海实业总裁周杰等一起组成了上实集团最早的投行团队。在那里,他亲历了上海实业在香港上市的全过程。洪伟力说,上海实业上市是自己从事的第一个投行项目,自己也由此经历了从资本市场“裁判员”到“运动员”的角色转变。
1996年底,洪伟力加入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中创”),担任集团旗下中创证券的上海总部总经理。成立于1985年的中创,是新中国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前两大股东国家科委和财政部让其拥有着显赫的背景和丰厚的资源。但是,当时的中国资本市场不仅没有创业板这一退出渠道,也没有创业融资所需的持续性资金来源和大量高成长的民营企业投资标的。在这种时代环境下,中创难以实现发展成为国际顶级VC的初衷,只能顺应时代,成为一家与中信、光大等并肩的综合性金融投资集团。
走向海外
1999年,中国金融体系直面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创不幸成为这一阶段被中央政府重组的巨无霸之一。作为集团的优质资产,中创证券经历数年的延续经营和寻寻觅觅之后,最终与国内其他券商合并。
作为当时国内券商中最年轻的高管之一,洪伟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期国内资本市场的巨幅动荡,有了证券行业波澜起伏的历练,其职业经验愈加成熟。他回忆道:“我当时在体制内工作了近十年,自然而然产生了自我转型提升的强烈意念。于是便下决心到海外和外资金融机构谋求更广阔的视野,更专业的锻炼。”2001年初,在中国证监会的项目安排下,洪伟力前往施罗德投资管理集团伦敦总部,成为国内证券界最早赴全球大型公募基金学习工作的从业者之一。
作为欧洲乃至全球的老牌资产管理机构,施罗德集团向洪伟力这个来自新兴市场的新面孔展示了先进而独特的投资管理流程体系和组合管理经验。“我在施罗德80%的时间是做全球股票市场的投研工作,20%时间是到公募基金的各个部门中工作。那段经历对我来说很宝贵,让我掌握了海外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在投研、产品、市场以及风控管理等方面的成熟做法。”2004年,施罗德与中国银河证券的合资基金谈判未果,回国后的洪伟力加盟了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
定位PE投资
荷兰国际集团是全球排名前五的综合性金融集团之一,业务涵盖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三大领域,三大业务互相补充,成鼎足之势。作为业务拓展团队负责人,洪伟力将业务方向定位于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提供私人银行、企业融资、财务顾问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ING,我工作得很愉快。”他说。
在工作中,洪伟力与大量民营企业家建立了业务关系,这也为他之后从事投行和PE投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05年,他敏锐地感到国内PE投资机遇的到来,并就此下决心将这一领域作为自己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