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主要农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pdf

中国北方主要农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北方主要农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

摘 要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成为现今困扰人类的四大问题。其中,全球气候变化 己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因为其不仅是全球环境领域的科学问题,而且 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间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的 重大问题。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谈判归结为各主要国家利益集团政治、经济、科技、环境与外 交的综合较量,是继WTO后国际多边活动的又一个主要平台。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约是大气碳库的2倍,其较小幅度的变动都会引起全球气候较大 的变化,成为研究的焦点。我国土壤类型繁多、人类改造强度大。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 用下,近几十年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和C02排放, 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经济因素是诱发“温室效应”的内在驱动因素。本文选择我国北方 主要农业生态区——黄淮海区、黄十高原区和东北区的典型县市,计算农业土壤碳储量变化, 并应_f干|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解释。主要结论如F: f1)精确的计算方法足进行十壤碳储量计算的基础,针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计算方 法进行了探讨。土体中有机碳含量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空间相关性,基丁.曲周县四疃乡 的30个剖面数据,应用纵向拟合法和横向插值法分别计算了该样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 储量。由于两种算法对数据的组织方式不同,得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存在较大差 异。两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有机碳在剖面中分布形式不同的土壤类型。 (2)利用68个剖面和1184个表层耕地十壤的有机碳数据,分别对我国北方三个不同的农业生 态区,黄淮海平原区、黄十高原区和东北区的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进行了计算。计算 Iqflt。和2.06× 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区±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库总量分别增加O.84kgC m‘2和2.72× 10WkgC;黄土高原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库总量分别增加1.78kgC 】01。kgC;而东北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库总量分别减少1.57kgCm。和3.60×1010kgC。 黄淮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表明,虽然中国人口众多,对食物和纤维 的需求以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对有限耕地的压力巨大,但是这种压力可能还没有达到净 损耗土壤有机碳的临界值,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方式还没有达到破坏地力的临界点。 (3)分别计算三个研究区土壤有机碳的收支平衡状况,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区的大兴和曲周 土壤有机碳有盈余,单位面积分别增加j13.5千克,公硕和123.2千克,公顷;黄土高原区的 离石和兴县±壤有机碳也有盈余,单位面积分别增加41.5千克/公顷和44.6千克/公顷;东 北区的公主岭和海伦土壤有机碳有亏缺,单位面积分别减少598.7千克/公顷和1130.0千克 /公顷。与试验获得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情况结论完全一致。 (4)利用Janny模型预测模拟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如果继续维 持现有的生产状况,十年以后,黄淮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86× lO”kg和1.94×1010l(g,增加o.22X1010kg和O,09×10”kg。东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为9.14 x 10‘‰g,减少0.60X10t。kg。 (5)针对三个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分别从制度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农户经济 学、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进行解释。 通过对比宏观政策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出发,划分出我国农业经济体制 i 改革的儿次重要变迁,特别应用制度变迁理论解释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业政策制度对农 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从而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结合相应的野外调查和统计资料,发现经济地理环境强烈地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储量发生变 化。l;管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何种阶段,经济的发展都能够促使农户增加对土地的投入,经济发 达地区有充足的资金和市场保障,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会增加对士地的投入;经济落后地区要追 求作物高产,促使土地投入也不断增加:使得作物经济产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