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菌长期保存与特异性scar标记的开发.pdfVIP

马铃薯晚疫病菌长期保存与特异性scar标记的开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晚疫病菌长期保存与特异性scar标记的开发

摘要 摘 要 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2008年被联合国宣布为“国 际马铃薯年”(IYP)更突显出马铃薯在全球粮食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Baryl弓I起的 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由卵菌门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 马铃薯晚疫病一直威胁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腐生能力弱,在干燥、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下很容易死去,所 以很难利用其他病原真菌的长期保存法来保存晚疫病菌。本研究利用矿物油对2006~2008年 采自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73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保存,测定了在不同保存时期的马铃薯晚 疫病菌的生存力。结果表明在矿物油中保存的所有马铃薯晚疫病菌中,94.6%的菌株生存。 实际上,在矿物油中保存4、5、6、10、12、13和15个月后菌株的生存率是100%;保存7 个月后菌株的生存率是80%;保存8个月后菌株的生存率是90.5%;保存9个月后菌株的生 存率是91.7%;保存11个月后菌株的生存率是88.9%;保存14个月后菌株的生存率是75%。 本试验采用离体接种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保存时期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致病性,计算了矿物油保 存后生存菌株的复合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平均病斑面积是8.68cm2,平均侵染率是1.0, 平均产孢能力是5031个孢子囊/cm2,平均复合寄生适合度是40926。在矿物油中保存的马铃 14474个孢子囊/cm2。因此,矿物油保存方法能够适用 薯晚疫病菌的致病性分布在14806~4 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长期保存。 潜伏于马铃薯薯块中的晚疫病菌是来年晚疫病发生的最主要初侵染源,马铃薯晚疫病在 植株上发病初期很难鉴定,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晚疫病菌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LB.3F/LB.3R,并利用此引物扩增从晚疫病菌和其他常见致病菌(大豆疫霉菌、马铃薯早疫 病菌、腐霉菌、镰刀菌、灰霉菌、立枯丝核菌)中提取的基因组DNA。扩增结果显示在所扩 增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中发现了大约150 bp特异性DNA片段,而其他菌株均未扩增出目的条 带。将此特异性片段克隆、测序并与已公布的PinfestansAI交配型菌株的特异片断(573bp) 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本试验插入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片段大小为156 bp,测定基因序列 A1交配型菌株的特异片断(573 与P.infestans bp)的中间段基因序列(259b畔14bp)之间 有99%的相似性。本试验利用从特异性片段中收回基因组DNA合成探针,并利用此探针对 马铃薯晚疫病菌及其他致病菌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只有晚疫病菌杂交 出片段,其他菌株均无,这与PCR扩增结果一致。 为了鉴定不同潜伏期马铃薯晚疫病的存在,本试验利用该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从不同接 h)马铃薯叶片、茎、薯块上提取的基因组DNA。 种时期(0、4、8、12、24、48、72、96、120 h 结果显示,在叶片上接种4h之后提取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目的条带,在茎上接种48 之后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目的条带,在薯块上接种24h之后提取的基因组DNA中扩增 出了目的条带。以上结果表明,即使植物表面没有明显患病症状,但植物的各组织中可能潜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 增结果一致。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此SCAR引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侵染过程研究和马铃薯晚 疫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长期保存;特异性SCAR标记;分子检测 lI ABSTRACT TermPreservation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