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世纪圈地运动与英国诗歌的乡村写作.doc
18世纪圈地运动与英国诗歌的乡村写作
内容摘要: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哥尔德斯密斯的《荒村》(和乔治?克莱布的《乡村》是18世纪英国乡村诗歌的代表之作,都描写圈地运动前后英国农村的沧桑巨变,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农村因圈地运动而衰落所产生的无限悲伤之情。本文从圈地运动与18世纪英国诗歌的关系入手,探讨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人性、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的深刻影响以及在文学中的反映。
关键词:圈地运动 感伤主义 乡村写作 英国18世纪诗歌
圈地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农业土地制度的改革运动,改农耕为畜牧或大农场,以提高生产率,获取更高的利润。18世纪,对农产品需求的加大、农业技术的革新和圈地的合法化,英国的圈地运动达到巅峰。广大底层农民成为受害者,家园被毁,流离失所,或沦为雇工,或涌向城市成为廉价劳动力,或移民海外。失地农民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诗人们深刻地表现了对这一社会现实的不满。他们触景生情、沉思冥想,满腔哀怨,寄情于物。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1750)、哥尔德斯密斯的《荒村》(The Deserted Village, 1770)和乔治?克莱布的《乡村》(The Village, 1782)等是18世纪英国诗歌的描写乡村的代表之作,描写圈地运动前后英国农村的沧桑巨变,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农村因圈地运动而衰落所产生的无限悲伤之情。本文从圈地运动与18世纪乡村诗歌的关系入手,探讨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人性、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的深刻影响以及在文学中的反映。
一、圈地前的“快乐英格兰”
格雷的《墓园挽歌》对农民倾注了满腔的同情心,同时他们的不济命运表达了强烈不满:“‘雄心’别嘲讽他们实用的操劳,/家常的欢乐,默默无闻的命运;/‘豪华’也不用带着轻蔑的冷笑/来听讲穷人的又短又简的生平。”1诗人惋惜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但同样的有雄心壮志,甚至更加可爱,因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辛劳,虽然默默无闻,但同样有天伦之乐。
在哥尔德斯密斯的《荒村》里的奥本,人们富足而幸福,风景美丽如画,到处是一派快乐景象。春天早早到来,夏日花朵久久不忍谢去,记忆中的凉亭和碧绿的草地为孩提时代带来了多少的欢乐,农舍掩映在葱郁的绿树中,小溪潺潺流水,教堂与山丘交相辉映,树荫下长凳为人提供栖息场所。人们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丰衣足食,人人纯真康乐,他们最大的财富是对财富的漠视。每当夜晚来临,村庄便演奏出一曲曲低沉的交响曲:挤奶少女吟唱,村民们应和,母羊低头抚慰羔羊,鹅们在池中引吭高歌,放学路上的孩子们嬉戏打闹,远处传来牧羊犬的吠声,农舍传出爽朗的笑声。每逢节日,人们奔走雀跃,到处都是美丽的房子、粉刷一新的白墙、整洁的地面、门后漂亮的时钟、挂满图画的屋子、画满花鸟画的灶台,以及彩色玻璃组成不同图案的烟囱。上天赋予英国乡村自然的快乐,人人都毫无猜忌,互不干扰,毫无约束。总之,在奥本这个典型的英国农村,人们讲信修睦,安居乐业,具有高尚情操和优良美德。
克莱布的《乡村》是他广为流传和最著名的诗歌,他不像格雷和哥尔德斯密斯那样美化圈地运动前的农民生活和乡村景色,而是真实地描绘了贫困的农村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穷人的真实图景”,并揭示圈地运动给农村带来了更大的痛苦,更暗淡的前景。在克雷布看来,农民被命运抛弃,生活难以为继:“当地的贫穷农民辛苦劳作,/烈日当空,阳光火辣辣,/照射他们的手臂和头上;/颤抖的双手,羸弱的心/悲叹着命运的不济,只得苦苦支撑”。2农民们日夜辛劳,毫无欢乐,一如野生的两栖动物,每张脸上表露出忧郁与悲伤,他们远离城市的尔虞我诈和虚伪应酬。
二、圈地后的荒村
格雷在《墓园挽歌》里一开始就表达了对默默无闻的农民的同情,“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农民们辛勤劳作,由于贫寒,他们高贵的心智也遭到压制,知识也不会眷顾他们。全诗隐含了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的影响,农民在艰难生活的环境中又平添了被迫放弃或沦为雇工的忧愁。
《荒村》中的奥本被圈地后变得荒芜萧条,人口锐减,农民流离失所,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有钱人日益骄奢淫逸。当有钱人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抢购地产,圈围土地,占据了贫穷农民的生活空间,原先乡村的一切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孩子们嬉笑场景不见了,所有农村美丽风景不见了。青草荒芜,小溪再也不潺潺流水,而是污水四溢,杂草丛生,鸟儿们飞走了,只剩孤独的乌鸦悲凉地守卫着他的巢穴。只有一个主人拥有这片土地,凉亭不见了,高草覆盖了坍塌的墙头,主人们都远走他乡。
克莱布的《乡村》描写有钱人的圈地行为像无形的铁拳砸碎了脆弱的农村生态。诗人把圈地者比喻为:让原本丰收的稻穗枯萎的“炽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