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成一棵大树.doc
长成一棵大树
张忠艳,女,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徐州市名教师。20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努力构建“简约、扎实、灵动、开放”的课堂,并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严谨细致、质朴旷达的教学风格。多次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先后主持省市级课题6项,数十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
1991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后,我就把根深深地扎在了青年路小学这块沃土上,光阴的流转让我一点一点褪去稚嫩与青涩,也让我把对教育的那份热爱与执着渐渐化为了责任与付出,累却快乐着,苦并幸福着。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倘若以时间来划分,可以分为四个小小的路程,每一个路程都让我领略到不同的风景,也见证着我的汗水与历练,砥砺与成长。
沉潜——打下人生的底色
到学校的电教室工作,是一次不是偶然的偶然。1992年的某一天,我们几个刚工作的青年教师围着张尔栋副校长问东问西,讨教电教媒体的使用技巧,因为他是我们学校电教方面的专家和权威。没想到,这居然是张校长选拔徒弟的一次面试。而我,恰恰被选中了。在征求我意见的时候,我纠结了整整两天。不少老师说,这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电教是咱们学校的办学特色,从长远发展来看,非常有前途,好多人削尖了脑袋还进不去呢。再说,有专门的师傅指导,近水楼台,就不用像其他青年教师那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地去竞争了。可在我心里,却隐隐有那么一丝遗憾,因为这也意味着要和我喜爱的语文教学说再见了。
我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当时刚刚兴起的电脑,上电脑课,外加打杂,平时还要充当替补队员,有老师生病了,或者出差了,我就要去顶岗代课。这种找不到自我的感觉,一度让我很迷惘;而看不到前行的方向,更是让我苦恼万分。师傅张尔栋是学习力极强的长者,虽过五十,可宝刀未老,对电教方面的新技术、新动向不但关注,而且很快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特别会思考,他常说,世界往往不缺乏技术,最缺乏的是思想。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学校正值创建模范小学的关键时期,每一个老师的潜能似乎都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了。而我们的电教室,更像一个大舞台,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仅仅是老师的课件制作,就挤走了我大量的休息时间,甚至是节假日。而就在这样单调又寂寞的日子里,我沉潜在课件的设计制作以及运用技巧上。制作时,我留心观察;听课时,我用心思考;改动时,我请教原因。在这个岗位上,我干了4年。而这4年的经历,也打下了我生命的底色。
痴醉——我的地盘我做主
我太向往语文课堂了。回到语文课堂的第一个星期,业务校长项立忠就“盯”上了我,不打招呼,推门而入。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缺乏底气。他是一个严谨得连标点符号都不允许出错的老学究,一脸的严肃,让我不知所措。他的话冷峻又意味深长,至今仍在耳畔回响:“一堂好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这个层面,还要让孩子喜欢上这门学科。你的素质不错,可与其他同龄教师比,你的起步有点晚了。对照‘一年顶岗、三年有路、五年小有名气’的目标,你去找找差距。我还要听你的课,你好好准备。”那几天,我夜夜难眠。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也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我不能再有丝毫的迟疑,时间不允许,学生也等不起。爱语文,就要让孩子也喜欢上语文。我开始了疯狂地恶补,听公开课、展示课、比赛课,甚至是老教师的家常课。除了详细记录教学的流程,我还喜欢听老师的评论,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也要思考这个评价是否中肯。对于公认的亮点,我就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创意;对于疏漏的缺憾,我就思考怎样改进和弥补。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各有千秋,我就博采众家之长。趣味横生的教学语言,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水到渠成的自然衔接,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每每让我如获至宝,从模仿到创造,从生硬到灵动,我在重塑着自己,也在丰满着羽翼。那一个学期真是漫长,日日警钟长鸣。为了改变项校长的印象,我把每一节家常课都当做公开课精心准备,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再来听课,忐忑不安又心怀期待。虽然学期终了,项校长也没有来听,可这一学期的锤炼却让我的教学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有灵气,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更富有吸引力。读整本的书、读专业的书、读汉语言文学的自考书,成了我业余时间的主旋律。一年两次的考试,我从未放弃过。1998年4月底,还有两个月就要分娩的我,挺着肚子出现在了考场上,监考老师特意给我的座位拉大了距离;孩子出生后,他的哭闹和作息时间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规律和学习计划,我只好见缝插针,他安静乖巧的时候,就是我学习的幸福时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