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荒漠草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对增温和氮素添加的响应
PIIIIPIIIIllIIIII II I IIJ
IM
Y2600931
摘 要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持续增加,是研究全球变化
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增加对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造
成深远的影响,最终会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并反馈于气候变暖进程中。荒漠草原是内蒙
古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草地畜牧业稳定生产的维持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人们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理解和
认识依然缺乏,有关研究鲜见报道。
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年,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增温和氮素添加交互控制模拟试验,试验采用2x2因素完全随
机区组的裂区设计,研究了增温与氮素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物候、种
子雨和氮回收效率的影响,探讨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全球气候
变化的响应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增温处理使土壤表层(Oera)、10cm、20cm和30Girl处的土壤温度分别
加,各处理土壤温度的变化范围缩小,且秋冬季增温效果大于春夏季。
际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尸0.05)。
(3)增温与氮素添加对植物群落总盖度的影响显著(Po.05);并且二者对不
同功能群植物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趋势,即增温导致多年生禾草(短花针茅和无芒
隐子草)在群落中的比例下降,而氮素添加则增加禾草比例。增温和氮素添加都导致
小半灌木(以木地肤为代表)在群落中的比例下降;而增温和氮素添加互作对多年生
杂类草的盖度产生了相互抵消的作用,增温是负效应,氮素添加是正效应。
(4)增温导致荒漠草原优势物种现蕾期,开花期和结实期的时间分别平均提前
了3.10、2.28和1.88
d·a.1,主要表现在增温显著提前短花针茅、细叶葱和木地肤3
个物种的现蕾期、开花期、结实期。氮素添加使上述植物现蕾期,开花期和结实期时
间分别平均提前了0.27、0.27和0.19
d·a-1,但都没有显著差异。对于植物群落而言,
增温同时提前了植物开花与结实时间,且物种开花时间提前量大于结实时间,导致增
温显著延长了植物的平均生殖生长持续时间0.84d-aJ(尸O。05)。氮素添加缩短植物
的平均生殖生长持续时间为0.25d.a~。不同物种在各年份间都表现出物种特异性。总
体而言,氮素添加对植物物候影响较小,且与增温的交互作用对植物物候期也没有显
著作用。
(5)增温对群落地上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都没有显著性影响(尸O.05)。但增
温显著降低了银灰旋花的地上生物量(尸O.05);氮素添加则对所有物种的地上生物
量没有影响(胗0.05);增温显著降低光合功能群中C3类植物的生产力,而对C4类
植物没有影响。氮素添加显著提高了群落地下净初级生产力(P0.05),尤其是O~
10
cm土层。在增温和氮素添加互作的条件下,荒漠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年际间差异显
著(火0.05)。
温和氮素添加互作对种子雨密度都没有显著影响(胗0.05)。对于植物个体而言,增
温显著增加木地肤的种子雨密度。植物群落和不同植物种子雨都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
(尸O.05)。
增温和氮素添加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种子雨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但所有指标的年份间差异极显著(A,o.01)。
(7)增温使植物绿叶期和枯叶期的氮浓度分别提高了5.5%和11.3%,氮素回收
效率降低了7.O%(P0.05)。氮素添加使绿叶期植物氮浓度提高了5.2%,使植物氮
素回收效率降低2.9%(尸0.05)。增温和氮素添加互作对植物枯叶期、绿叶期氮浓
度和氮素回收效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氮浓度和氮素回收效率对增温和氮
素添加互作的响应在5个物种间都有显著差异,即这种响应具有物种特异性。线性回
归表明:除银灰旋花和木地肤外,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氮素回收效率与植物绿叶
期和枯叶期氮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冷蒿的氮素回收效率仅与枯叶期氮浓度有显著
负相关。
关键词:荒漠草原;增温;氮素添加;净初级生产力;氮素回收效率;种子雨;物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