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四章温度测量方法.ppt
温度测量方法 2)铠装型热电偶外形 法兰 亮温高温计:依据普朗克辐射定律 亮温:在火焰处与光源在该处有相同辐射(亮度) 的黑体温度。 有效黄色亮温、红色亮温、黄色亮温、真实温度 色温高温计:依据维恩位移定律 色温: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黑体在某一温度时 的成分一致或接近(颜色相同)时的黑体温度。 辐射高温计:依据斯蒂芬-波尔兹曼辐射定律 着眼点:辐射总能量相同时的黑体温度。 Phase matching 2: Beam patterns: Box-CARS BoxCARS 谢 谢! M2 L2 L1 S S1 P1 P2 laser M1 调节外光路使入射激光束垂直地通过样品池的中心 调节汇聚透镜L1的位置,使聚焦激光束的腰部正好处于样品池的中心 调节样品架的位置,使激光束处于样品正中央 调节反射镜M1使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重合 调节M2使通过M2反射成像与直接成像二者重合 反复调节聚光镜L2的位置,使样品中激光束通过聚光镜L2清晰地成像于单色仪入射狭缝上 激光拉曼光谱仪光路调节: 4.2 线性(自发)激光拉曼散射(LRS) 4.2 线性(自发)激光拉曼散射(LRS) LRS-II型激光拉曼/荧光光谱仪 4.3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 当几束激光按一定的角度要求在燃烧场中聚焦时,在聚焦区域会产生一束类似于弱激光的CARS信号。一般用2束频率相同的泵浦激光和一束频率在泵浦光的斯托克斯光位置的激光——三波混频。 频率为Vp的泵浦束和频率为Vs的探测束借助几何匹配技术被“混合”。激光通过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同介质相互作用,产生震荡偏振,并发出CARS信号,其频率为泵浦频率与拉曼频移之和。 CARS测量原理 泵浦光束:固定频率的激光器的光束 斯托克斯光束:可调频率激光器的光束 聚焦于采样区,两频率之差等于采样区内某种气体成分的拉曼频移。两束光与气体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一相干的反斯托克斯拉曼光束。 Fig.2.CARS energy level diagram, showing how multiple laser beams (2 pumps and 1 Stokes) can generate fourth CARS beam. Fig.8.The pump and Stokes beams are mixed in a phase matching arrangement, such as the BoxCARS configuration shown here. Collinear CARS in nondispersive media Fig.5.Collinear CARS * * 热电偶测温 1 辐射计法测温 2 分光辐射计法 3 光散射测温法 4 TDLAS 5 目 录 第一章 热电偶测温 温度测量 接触式测温 非接触式测温 声学测温法 辐射计法 分光辐射计法 谱线反转法 辐射吸收法 色温法 绝对温度法 相对温度法 1.1 测温方法的分类 光散射 自发拉曼散射(LRS) 相干反斯克托斯拉曼光谱(CARS) 激光诱导荧光(LIF) 光学发射和吸收 膨胀式温度计 热电偶测温 热电阻测温 光纤传感器测温 光路复杂,设备昂贵 检测部分与被测对象不直接接触,不破坏原有温度场。通常用来测量1000℃以上的移动、旋转、或反应迅速的高温物体。 非接触式测温 存在负载效应 受到测量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接触,使检测元件温度与被测对象温度不一致。 热量传递需要一定时间造成测温滞后现象。(动态误差) 直观、可靠 接触式测温 缺点 优点 测量方法 1.2 热电偶结构及测温原理 1)普通装配型热电偶 接线盒 引出线套管 固定螺纹 不锈钢保护管 热电偶的结构 铠装型热电偶可 长达上百米 薄壁金属 保护套管(铠体) B A 绝缘 材料 铠装型热电偶横截面 3)小惯性热电偶 特点: 响应快,时间常数小,可作温度变化的动态测量。 热电偶工作原理演示实验 热电极A 右端称为:参考端、冷端 左端称为:工作端、热端 热电极B A B 热电极A 左端称为:工作端、热端 热电极B A B 右端称为:参考端、冷端 热电极A 左端称为:工作端、热端 热电极B A B 自由电子 + A B eAB( T ) T 扩散 扩散 电场 结点产生热电势的微观解释: 两种不同的金属互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内自由电子的密度不同,在两金属A和B的接触点处会发生自由电子的扩散现象。自由电子将从密度大的金属A扩散到密度小的金属B,使A失去电子带正电,B得到电子带负电,从而产生接触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以史为纬,以地为经:历史地理学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docx
- GB_T12241-2021安全阀一般要求(高清版).DOCX VIP
- 消防检测技术服务方案.docx VIP
- 《人体血液中6种免疫抑制类药物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VIP
- 2024海淀高三二模“勇闯无人区”和“轻舟已过万重山”标杆文(4)(3).docx VIP
- 跨学科视域下初中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实施.pdf VIP
-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pdf VIP
- zabbix监控方案规划.pptx VIP
- ISTA-6-AMAZON---亚马逊测试标准(快递包裹运输).docx VIP
- 七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