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5,48(18):3733-3742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8.017
根际溶氧量对分蘖期水稻生长特性及其氮素代谢的影响
1,2 1 1 1 1 1
赵 霞 ,徐春梅 ,王丹英 ,陈 松 ,陶龙兴 ,章秀福
1 2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 ; 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自贡 643000 )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根际溶氧量对分蘖期水稻生长及其氮素代谢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水稻生长及提高其
氮素利用效率的溶氧浓度。进一步完善水稻需氧规律、了解氧气在水稻生长中的作用,为中国中低产田——潜
育性稻田的改良、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正式试验在 2013 年于中
国水稻研究所网室进行。试验采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水培,营养液中添加双氰胺抑制硝化作用,控
制营养液铵硝比约为 1 ﹕1;供试材料为常规籼稻中嘉早 17 和常规粳稻秀水 134;移栽行间距为 15 cm,移栽
后 10 d 进行不同梯度的氧处理,通过安装水体循环泵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营养液以控制营养液中的氧气含量,
试验设置了对照(CK:氧气含量为 0.3—2.5 mg·L-1 -1
)、中氧(MO:氧气含量为 2.3—5.5 mg·L )、高氧(HO:氧
气含量为 6.5—8.0 mg·L-1 )3 个处理,处理时间为 15 d。采用便携式溶氧仪(YSI550A,美泉,美国)测定营养
液中溶氧量。【结果】(1)2 个品种的根茎叶干物重及氮积累量均呈 MO>HO>CK 的趋势,并且 MO 处理与 CK 达
到显著水平;(2)2 个品种 MO 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根系数、根系吸收面积,叶片氮光合利用效率和分蘖数均显
著高于 HO 处理和 CK,增氧处理 MO 和 HO 最长根长显著高于 CK;(3)和秀水 134 相比,中嘉早 17 对根际氧含量
比较敏感。相对于 CK,中嘉早 17 MO 处理根茎叶干物重和氮积累量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 HO 处理,且 HO 处理的
根数、根系活力吸收面积及总吸收面积与 CK 之间差异不显著。虽然秀水 134 增氧处理的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
根叶氮积累量、根系体积和根系活力吸收面积均显著高于 CK,但 MO 和 HO 处理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4)两品
种氮代谢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在根系和叶片之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但两品
种在 3 个处理间变化一致,MO 处理两品种叶片氮光合利用效率显著高于 HO 处理和 CK。【结论】适量的根际溶氧
量促进地上分蘖、叶面积的形成,增加光能截获,同时促进根系形态建成,根系吸收面积增加,形成水稻早期
快速生长势,同时显著增加叶片氮光合利用效率;但过高浓度的溶氧量将会减弱增氧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
不同品种对根际溶氧量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相对于秀水 134,中嘉早 17 对根际氧含量较敏感,较适的溶氧
量范围为 2.3—5.5 mg·L-1 。
关键词:水稻;分蘖期;根际溶氧量;生长特性;氮素代谢
Effect of Rhizosphere Oxygen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and Its Nitrogen Metabolism at Tillering Stage
1,2 1 1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