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还田稻草氮素释放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pdfVIP

耕作方式对还田稻草氮素释放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09,42(10):3564-3570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9.10.023 耕作方式对还田稻草氮素释放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1 2 1 1 1 1 1 1 1 1 梁天锋 ,徐世宏 ,刘开强 ,王殿君 ,梁 和 ,董登峰 ,韦善清 ,莫润秀 ,曾 可 ,江立庚 1 2 (广西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5 ;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 530022 ) 摘要:【目的】探讨在免耕和常耕条件下,还田稻草氮素释放特性和水稻氮素利用的差异。【方法】2006年和 2007 年晚稻,在田间将稻草还田,并在不同时期测定稻草中残留的氮素,同时进行桶栽试验,将 15N 标记稻草还 田,成熟期测定水稻积累的总氮素和 15N 丰度。【结果】稻草中残留的氮素随还田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不同时间段 下降的速度差异很大。还田后0~40 d,稻草中残留的氮素下降约60%,还田后40~100 d,稻草中残留的氮素下 降约 10%。两种耕作方式下还田稻草含氮率均呈升高趋势。无论是干稻草还是湿稻草还田,免耕条件下稻草氮素 平均释放速率高于常耕。免耕方式下湿稻草的氮素释放速率较高,常耕方式下干稻草氮素释放速率较高。【结论】 无论还田稻草状态相同与否,常耕水稻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量较免耕水稻高。免耕有利于还田稻草的氮素 释放,但水稻从还田稻草中吸收的氮素和氮素利用效率下降。 关键词:水稻;耕作方式;免耕;氮素利用 Influence of Tillage Patterns on Incorporated Straw Nitrogen Release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of Rice 1 2 1 1 1 1 LIANG Tian-feng , XU Shi-hong , LIU Kai-qiang , WANG Dian-jun , LIANG He , DONG Deng-feng , 1 1 1 1 WEI Shan-qing , MO Run-xiu , ZENG Ke , JIANG Li-geng 1 2 ( Key Laboratory of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System, Agronomy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5; Guangx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General Station, Nanning 530022) Abstract: 【Objective 】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nitrogen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