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2):366-373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02.016
秸秆和生物质炭对苹果园土壤容重、阳离子
交换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葛顺峰,彭 玲,任饴华,姜远茂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 )
摘要: 【目的】中国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氮肥施用量偏高。本研究为苹果生产上合理应用秸秆
15
和生物质炭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和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以两年生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 N
标记示踪技术,研究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对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植株生长及氮素转化(树体吸收、氨
挥发、N O 排放和土壤残留)的影响。试验共设 4 个处理:对照(CK )、单施氮肥(N )、施用氮肥并添加生
2
物质炭(N+B )和施用氮肥并添加秸秆(N+S)。 【结果】不同处理的土壤容重在0—5 cm 和 5—10 cm 两个土层
中的变化趋势一致。CK 与N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N+B 和N+S 处理;两个添加外源碳的处理间,
N+B 处理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N+S 处理。与N 处理相比,N+S 和N+B 处理的 0—5 cm 和 5—10 cm 两个土层的
-3 -3 -1 -1
容重分别降低了 0.06、0.09 g·cm 和 0.07、0.11 g·cm 。与 CK (18.32 cmol·kg )和N (19.61 cmol·kg )
-1 -1
处理相比,N+S (22.27 cmol·kg )和N+B 处理(25.35 cmol·kg )显著提高了0—10 cm 土层土壤阳离子交
15 15
换量,并且以N+B 处理效果较好。3 个施氮处理间植株总干重、 N 积累量和 N 利用率均以N+B 处理最高,N+S
处理次之,N 处理最低。与CK 相比,3 个施氮处理(N、N+S 和N+B 处理)的氨挥发量均显著增加。与N 处理
相比,添加外源碳的两个处理(N+S 和 N+B 处理)显著减少了氨挥发损失量,以 N+B 处理减少幅度最大。与
CK 相比,3 个施N 处理(N、N+S 和N+B 处理)的N O 排放量均显著增加,以N+B 处理最高,其次为N+S 处理,
2
N 处理最低,可见添加外源碳的两个处理的 N O 排放量均有所增加,但 3 个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去掉CK
2
本底值后,N、N+S 和N+B 处理的氮素总气态损失量(氨挥发+N O 排放)占施氮量的比例分别为 6.54%、4.33%
2
和 3.04%。可见,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氮素气态损失,以N+B 处理效果较好。耕层土壤(0—50 cm )
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家庭牧场尺度上放牧制度对绵羊摄食和体重的影响.pdf
- 甲磺酸达氟沙星在鲫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pdf
- 钾肥对富士苹果着色的影响及机理.pdf
- 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pdf
- 架式与新梢留量对赤霞珠葡萄酒中单体酚的影响.pdf
- 嫁接对薄皮甜瓜果皮和果肉中主要酯类、游离氨基酸及酯类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pdf
- 嫁接对辣椒次生代谢的影响及其与青枯病抗性的关系.pdf
- 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pdf
- 尖孢镰刀菌FoPLC4参与调控孢子形成和致病性.pdf
- 尖镰孢EST-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建立.pdf
-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的影响.pdf
- 秸秆还田对宁南半干旱地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pdf
- 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pdf
- 节水灌溉对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pdf
- 结晶有机氮肥在土壤-植株系统中分布规律的研究.pdf
- 结球甘蓝SRK-ARC1-Exo70A1互作域的确定及作用强度.pdf
- 结球甘蓝叶色(紫_绿)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pdf
-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产脂肽类物质鉴定及表面活性素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作用.pdf
- 芥菜型油菜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pdf
-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后代的RAPD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