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0,43(19):4088-4093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0.19.022
瘤胃微生物不同区系的硝态氮还原、甲烷产生和发酵参数比较
林 淼,郭望山,任丽萍,周振明,孟庆翔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肉牛研究中心,北京 100193 )
摘要:【目的】以硝态氮为惟一氮源,评价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不同区系还原硝酸盐的程度以及对甲烷产生
和发酵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Menke人工瘤胃产气法进行24h厌氧发酵,以硝酸钠、可溶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
组成纯合日粮,用物理离心和化学抑制剂相结合的方法,将瘤胃液分成 8 种区系:全瘤胃液(WRF)、原虫(P)、
细菌(B)、真菌(F)、原虫+细菌(P+B)、原虫+真菌(P+F)、细菌+真菌(B+F)和负对照(CTN),测定微生物硝
酸盐降解率及发酵参数。【结果】P区系硝酸盐降解率显著高于B区系(
P <0.001),P+F 及B+F区系硝酸盐降解率
低;WRF 产气量和硝酸盐降解率最高,P+B 和 P 区系次之,这 3 个区系的甲烷(CH4)、总挥发酸(TVFA)含量和乙
酸比例均高于其它区系(P<0.001);硝酸盐的还原有利于微生物蛋白的合成,P+B 区系的合成量最高。【结论】
瘤胃原虫(P)和细菌(B)区系具有高还原硝酸盐(NO - -
)和亚硝酸盐(NO )能力,原虫区系的硝态氮还原能力更强;
3 2
真菌(F)区系培养于此发酵底物中,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很弱,几乎可以忽略。瘤胃原虫和细菌区系是硝态氮还原、
产甲烷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主要区系。
关键词:硝态氮还原;瘤胃发酵;原虫;细菌;真菌
Comparison of Nitrate Reduction, Methane Production and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Among Ruminal Microbial Fractions
LIN Miao, GUO Wang-shan, REN Li-ping, ZHOU Zhen-ming, MENG Qing-xi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Nutrition/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ef Cattle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193)
Abstract: 【Objective 】 An in vitro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nitrate reduction and its effect on ruminal
methano genesis and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microbial fractions. 【Method 】 Using the Menke’s gas production
method in vitro, pure substrates formulated with soluble starch, Avicel, and sodiu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镰刀菌酸毒素对西瓜幼苗根细胞跨膜电位及叶细胞有关抗逆酶的抑制.pdf
- 两大优势产区‘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和叶片营养诊断研究.pdf
- 两个不同类型薄皮甜瓜品种成熟特性、香气成分及其相关酶活性分析.pdf
- 两个苹果乙烯反应因子MdAP2D4与MdAP2D19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pdf
- 两个强优势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生长习性研究.pdf
- 两个切花月季品种花朵开放和衰老对乙烯的反应及其与内肽酶的关联.pdf
- 两个小麦LEA基因的特征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pdf
- 两个小麦甲基结合蛋白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其在种子中的表达特性.pdf
- 两年免耕后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pdf
- 两启动子影响egfp在绿僵菌中的荧光表达.pdf
- 六倍体小麦(AABBDD)及其近缘种属野生二粒小麦和粗山羊草叶绿体SSR遗传差异研究.pdf
- 龙麦20小麦品种中7+8_亚基和17+18亚基近等基因系间的品质差异.pdf
- 龙眼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DLCCoAOMT)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pdf
- 龙眼乳酸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pdf
- 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的蛋白质组学.pdf
- 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pdf
- 垄沟集雨种植对旱作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pdf
- 垄作免耕对稻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和δ13C的影响.pdf
- 露地栽培条件下百合的生长规律及种球繁殖技术.pdf
- 鲁麦21和济南17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动态变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