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学史作业 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本科学。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理论的基础,更是物理学发展的基本动力 目 录 摘 要 2 引 言 4 1. 发现新事物·探索新规律 4 1.1. X射线的发现 4 1.1.1. X射线的发现的过程 4 1.1.2. 产生的影响 5 2. 验证物理理论 5 2.2. 光电效应 5 2.2.1. 光电效应的发现 6 2.2.2. 勒纳德的新发现 6 2.2.3. 密立根的光电效应实验 6 2.2.4. 研究光电效应的意义 7 3. 测定物理常量 7 3.3. 基本电荷的测定 7 3.3.1. 汤森德电解法 7 3.3.2. 汤姆逊的膨胀云室法 8 3.3.3. 威尔逊的平板电极法 8 3.3.4. 密立根的水珠平衡法 8 3.3.5. 密立根油滴平衡法 8 3.3.6. e的精确值 9 4. 推广应用新技术 9 4.4. 核磁共振 9 4.4.1. 从核磁矩的研究谈起 9 4.4.2. 珀塞尔小组的共振吸收实验 9 4.4.3. 布洛赫的核感应实验 10 4.4.4. 实际中的应用 12 参考文献 12 引 言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来重要作用。在物理学的工作者中有90%从事实验工作。而从伦琴获得诺贝尔奖以来的一百年,176位获奖的物理学家中有67%的人因实验而获奖。张文裕说“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也是工程技术的基础。”他还说“基础哑巴你就、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生产这四个方面紧密贯穿在一起,必然有一条红线,这局势科学实验” 总之物理实验的作用基本上就是发现事实,验证理论,测定常数,推广应用四个方面。下面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浅谈。 发现新事物·探索新规律 在经典物理发展中,伟大物理学家的实验为经典力学提供了实验事实。例如,力学方面的伽俐略的斜面实验、胡克的弹性实验、玻意耳的空气压缩实验等都是如此电学方面的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的建立,光学方面的有关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的定律也都是先在实验中发现,再通过总结而得出的。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人们普遍认为物理学已发展到了顶峰,只是进一步的时候,发现了X射线、电子、光电效应等,这些用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经典物理遇到了空前的困惑,近代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物理学得到了重大发展。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物理实验,只有物理实验才是物理学的基础。 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Konrad RiSntgen,1845—1923),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了X射线。 1895年11月8日,正当伦琴继续在实验室里从事阴极射线的实验工作,一个偶然事件吸引了他的注意。当时,房间一片漆黑,放电管用黑纸包严。他突然发现在不超过lm远的小桌上有一块亚铂氰化钡做成的荧光屏发出闪光。。 。伦琴意识到这可能是某种特殊的射线,它具有特别强的穿透力,从来没有观察到过。他把密封在木盒中的砝码放在这一射线的照射下拍照,得到了模糊的砝码照片;他把指南针拿来拍照,得到金属边框的深迹;他把金属片拿来拍照,拍出了金属片内部不均匀的情况。1895年12月22日,他邀请夫人来到实验室,用他夫人的手拍下了第一张人手X射线照片(图1—2)。 1895年年底,他以通信方式将这一发现公之于众。题为《一种新射线(初步通信)》。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在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的论文里,,指出只要把光的能量看成是不连续分布的,就可以解释些事实。在光电方程里,遏止电压U应与频率v成正比,并没有充分的实验依据。在20世纪初,要精确测量在不同频率的光(包括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光电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电效应的发现 1887年,H·赫兹(Heinrich Hertz,1857—1894)在进行电磁波实验时,注意到电极之间的放电,会受光辐射的影响。勒纳德用不同材料做阴极,用不同的光源照射,发现都对遏制电压有影响,唯独改变光的强度对遏制电压没有影响,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最大速度与光强无关,这就是勒纳德根据实验结果做出的重要结论。[5] 密立根的光电效应实验 密立根从1910年开始光电效应实验,他设计和制作了一套极其精致的实验装置(图2-3)。在一个真空管内,安装了精密的实验装置。因为是在真空中工作,密立根称之为“真空机械车间”。 使用这种装置可以使密立根在排除了氧化物薄膜的电极表面上同时测量真空中的光电效应和接触电势差。 实验样

文档评论(0)

chemcar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