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从众从俗 不妨放慢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典从众从俗 不妨放慢些.doc

词典从众从俗 不妨放慢些   语言文字的发展,大约总是有个从众从俗的趋势,这是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的。但是作为现代汉语权威工具书的《现代汉语词典》,是需要有点严肃性的,即使为了与时俱进,跟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发展脚步,也不可以把词典弄成热词大汇总。   《现代汉语词典》是严肃的工具书,修订工作是应该相对滞后于社会语言的发展的。一些原本音义明确、固定的词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被反复误读,那些错音、错意在多年的误读中有可能慢慢被固定下来形成习惯;还有些词旧的意思慢慢消失了,又被人为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些意思也可能因为符合民众的某种需求而被固定下来……若干年后,辞书的修订者遵从民意,将这些新的字音词义收录进修订后的辞书,应该说也是一件明智的事。这个从众从俗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习非成是的过程,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毕竟语言不能僵化于书本,而要存活在百姓的口头。这方面我们有很多修订得成功的例子可谈。举个很典型的例子,如“对簿公堂”这个成语。   “对簿公堂”这个词的原意是:在官府的公堂上受审问。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指的就是李广在延误军情之后被责令到大将军府去接受审问。   但这个词在日常使用中却被广泛误用,受审问的原意基本不再使用,大多数人都把它当作是“上法庭打官司”的代名词。包括主流媒体也采用这个说法。   例1.美国首都华盛顿地方法院6月23日就白宫和国会因2006年8名联邦检察官被解职风波而发生的争执召开审前听证会,白宫和国会各自派出法律代表对簿公堂。   (《检察日报》)   例2.合约到期仍使用商标,上岛咖啡与两加盟商对簿公堂。   (《第一财经日报》)   例1中,我们不难看出,白宫和国会都不是受审讯的对象,而是作为论辩的双方在法庭上开展论辩。同样,例2中,上岛咖啡与加盟商也不是审问与被审问的关系,而是作为原告与被告同时出现在法庭上,为维护自身利益做辩护。   可以说,我们随手点开百度,搜索关键词“对簿公堂”,找到的媒体使用的实例几乎没有使用受审问的本意,而一致把这个词赋予了上法院打官司的新意,这个误用,就慢慢被民众所认可接受。所以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出版时,对簿公堂这个词条就出现了解释上的变化。   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第328页,对簿公堂:在官府的公堂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   如果下次你跟人说“你再不还我钱,咱们对簿公堂”的时候可以更加理直气壮了,对簿公堂就是上法庭打官司,你说得没错!   但这个“从众从俗”的做法掌握时机很重要,不能过于滞后。修改得太晚,说明辞书修订者没有顺应民意,教条僵化;也不能过于超前。超前了,这个词的新意还没有成型确定。修订者不能说看到了一个词出现了部分民众的误用,就提前认可这个误用,并仓促地用修改词条的方式确定这个误用。这么做,只能是把水搅浑,叫人无所适从,甚至无法再使用这个原本音义很清晰的字词。   比如说“空穴来风”。   原本这个词意思很明确,本出自于宋玉《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意思是说,枳树枝杈弯曲,所以才有鸟儿来筑巢;有了空的洞穴,才会招致风进来。用来比喻消息的传播不是没有根据的,也就是“虽然查无实据,但是事出有因”的意思吧。   但后来这个词也被广泛误用,误用得很奇怪。它是把原来的意思完全颠倒了来使用。   例1.昨天岛内政坛传出正在医院戒护就医的陈水扁准备揭竿组党的消息。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组党一事并非空穴来风,对民进党而言,可谓福祸难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扁家与民进党都不敢轻举妄动。   (中国台湾网)   例2.俗语讲,树大招风。现如今雨润食品遭受财务、产品质量双重质疑,这种情况是空穴来风吗?   (新华网)   这两例里所用的空穴来风,显然都不是原意,原意指消息的传播事出有因,而上面的例子显然说的是指“消息是毫无根据的谣言”,这种用法极其普遍,于是我们就发现辞书的修订者也对此做了反应。   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80页对这个词修订如下: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在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是毫无根据的。   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认可了这个修订,解释跟第五版完全一样。   可是很麻烦啊,专家们。词典修改词义不怕,可您别让两个相反义项并存啊,这不是等于说现在是白天同时也是黑夜吗?或者说地球是圆的也可以看作是方的?这个“空穴来风”到底该怎么用呢,万一用在文章里,是说消息有根据的,还是完全没根据的呢?   再看下面这则新闻: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16日就媒体询问的两党领导人于2011年10月10日在武昌见面并签订政治协议传闻,她指出,这是“空穴来风,闻所未闻”。   (中新网)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