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吃:包容百味,丰富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走边吃:包容百味,丰富人生.doc

边走边吃:包容百味,丰富人生   大理烧饵块:填饱肚子,烤暖身子   云南大理双廊,早春的清晨7点。听说今天要赶集,我兴冲冲地顺着客栈老板遥指的方向赶往菜市场。不太宽的街道上已陆陆续续摆上了一些小摊点,有卖衣服的,也有卖日常用品的,包罗万象。我把相机收进背包,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当地人。清晨的空气清新而冷冽,我饿着肚子,正有点冷得打哆嗦时,突然闻到一丝烤焦的米香味,原来街对面的小巷口就摆了一家烧饵块的小摊。小时候就在昆明的街角吃过烧饵块,一直怀念。   黑黢黢的搪瓷盆里装着不少木炭,横搭在盆口的是一张铁丝网,饵块就平放在铁丝网上。师傅正拿着蒲扇煽火,木炭烧得通红,饵块在炭火上发出诱人的香味。有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直直地盯着那张饵块,我拉过一张小凳子,围着火盆也坐了下来。师傅煽火时常常会把炉灰扇出来,小姑娘就躲了好几次。我们彼此都没有说话,静静地等着饵块鼓起它的“大肚子”。   饵块很快就熟了,小姑娘熟练地拿起筷子抹了几种酱,对折起来开心地吃着,而我面对着这些瓶瓶罐罐却感觉陌生起来,她指着每个罐子,给我介绍,“喏,这个是甜的芝麻花生酱,成的昭通腐乳酱,还有辣的四川辣椒酱……”我按着她的推荐,也两手捏着饵块吃了起来,外壳有点焦脆,内里绵软,大米的清香加上酱料的滋味,正是我记忆里的味道。听说昆明早就不流行吃烧饵块了,我庆幸自己在这里遇见。填饱了肚子,也烤暖了身子,我谢过小姑娘和师傅,神清气爽地继续赶集。   酥油茶和糌粑:一顿奢侈的大餐   四川甘孜州雅江县西俄洛乡,国庆节第三天的上午8点。“你吃了那么多还要吃!都吃了一个小时!”同行的伙伴已经数次催促我应该上路了,我摆摆手说:“不急不急,慢慢吃!”   清晨的村庄弥漫着一层淡淡的薄雾,袅袅的炊烟四起,橘红色的阳光一点点地洒下来了。我站在屋顶看着这个安静的小村子慢慢苏醒:狗开始叫了,牧童赶着牛羊出门了,溪水的潺潺声渐渐被人来人往所掩盖……   热情的藏族大妈早就烧好了热腾腾的酥油茶,将香喷喷的青稞炒面、洁白的酸奶子和淡黄的酥油摆满了桌子,招呼我们下楼吃早饭。我学着大妈的模样,往碗里倒了一些酥油茶,放了一块酥油,再加上青稞炒面,不断地搅拌,等拌匀后用手捏成团就可以吃了。很多外地游客受不了酥油茶的膻味,觉得异味难耐,我却爱极了它的醇香,喝了之后就像打鸡血一样,可以在高原上肆无忌惮地疯跑狂奔。而糌粑带着青稞的清香和泥土的颜色,香甜软糯,吃进肚子里特别踏实,也特别耐饿。酸奶子可以算作上好的甜品,比普通酸奶更加黏稠,也更加酸爽。   这里所有的食物都是天然的、本味的,没有任何的人工添加剂。我一会儿捏糌粑,一会儿吃酸奶子,一会儿喝酥油茶,只恨肚子太小。我就这样慢吞吞地吃了一个小时,相比平日里坐在公交车上匆忙地啃着富含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的面包,这是一顿奢侈到极点的大餐。   北京豆汁:第一次给食物翻案   北京,夏日的上午8点。北京的好友一大早就把我拉到了前门大栅栏,说这里有最地道的北京小吃。我对北京的“美食”早有耳闻,心里嘀咕着,千万别太“地道”了,我可吃不下去。她领着我先去了一家豆汁店,要了两碗豆汁、几个焦圈、一盘辣咸菜丝。我喝了一口看起来有点像豆浆,但比豆浆更灰绿的豆汁,忍住没吐出来,这不是潲水的味道吗?酸不拉几,还有点臭臭的。我赶紧拿来焦圈咬了一口,炸得油乎乎、甜腻腻的。唯一觉得好吃的就是辣咸菜丝,这切得极细的芥菜疙瘩丝儿,淋上辣油,很有我们川菜的风味。好友看我的表情,似乎早有预料,没有管我,继续自个儿乐呵呵地喝着。   身为金牛座,不浪费粮食是一大美德,我决定抛开自己的成见,又喝了一口豆汁,依然还是一股酸酸的怪味,但细细品来发现竟然有回甜!带着一小点惊喜,我咬了一口焦圈,油腻被豆汁带走,只留下香脆,再搭配上香辣的咸菜,我慢慢吃出了一点儿感觉。于是,我学着朋友那样端着土碗,吸溜吸溜地喝起来,越喝越烫,喝出满头大汗,最后我竟然觉着这是炎夏里的一丝清爽。   喝豆汁的经历算是我第一次给食物的“翻案”。我一直觉得北方人吃东西吃得很糙:一碗杂酱面就那么几个佐料,又腥又臭的炒肝干嘛不多放点香料来压味,豆花还居然放一勺糖……可是,如果都按照我的口味,不全都成了川菜吗?食物的特色、当地的民俗又如何来体现呢?正如闾丘露薇所说:“对于不同的食物抱着开放的心态,自然会让个人的体验更加多元,世界也变得大起来。”   厦门沙茶面:辣中徽甜仃点像厦门人   厦门,炎夏的上午8点30分。来厦门之前就听说,沙茶面是厦门人在外最思念的东西,我想,应该就像小面之于重庆人吧。因为住在厦大附近,我们便决定一大早去名气特别大的乌糖沙茶面试试。地图上显示我们离乌糖并不远,但是穿了好几个巷子之后,我们都没有看到它的招牌。于是只有停下来问路,先碰见的是几个游客,和我们一样迷茫,后来有个热心的大妈听见了,担心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