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来组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docVIP

用生活来组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生活来组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doc

用生活来组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物理概念教学实际,对用生活来组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例作了分析,并据此给出了一些教学思考。   关键词:生活;高中物理教学;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85-03   一、教学的意义   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也是课程改革中一直受到各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考试内容应加强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无处不在用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着手,探索系统的、有规律的物理知识;鼓励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心智的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寻找生活现象作为课堂的开展点,这样才能使高中物理教学达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教学的实例分析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从初中到高中的迁移。高中生已经有至少两年的物理学习经验;初中物理课程内容贴近于学生熟悉的现实世界。为了保持教学的延续性,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为本,除了教材所提供的生活素材外,还应尽可能地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指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中学物理教学中。   2.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堂教学实例分析。   (1)用生活引入和理解物理概念。教师如果仅从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学生就会觉得问题生疏难懂。高中学生已有各种生活经验,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物理问题。   [实例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在学习加速度时,可以用以下方式引入。   方法一:同学们,如果有甲乙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V同时在马路上行驶,此时,前方突然出现了悬崖,两辆车同时刹车,甲车刹住了,乙车不幸发生了车祸。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就会说,甲车刹车得真快,乙车真慢,我们此时所说的快与慢是否说明甲车的速度变化比乙车的快呢?   方法二: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那么我们要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呢?今天我们学习这个物理量――加速度。   以上两种新课引入方式分别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的角度引入,方法一易于被学生接受。在教学中,只有给学生提供有力的生活依据,才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易于被学生接受、理解。   [实例2]功率的引入。在学习功率这个概念时,可以用实例引入:挖土机和人要完成相同的任务,挖土机花的时间比人花的时间少得多;工地上要把砖块或水泥等建筑材料搬到楼顶,起重机用的时间比搬运工少得多;从水井里提水,抽水机比人要快得多。   [实例3]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理解。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有了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的前概念:如铁球和纸张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铁球下落的速度比纸张快。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推翻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教师演示同样的大小(即纸张质量相等)、不同形状的纸张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的实验。让学生切身体验并且否定自己已有的前概念。在这个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用生活化的小实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实例4]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②过程与方法:由生活现象入手归纳出牛顿第三定律,体验现象总结规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如何从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难点: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利用生活现象、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首先,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出所要学习的物理概念。教师列举在生活中我们用手拍桌子,手会疼;鸡蛋撞石头,鸡蛋会碎,并请学生多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杯子落地,杯子碎了等。 教师进行评价,简单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分析当手给桌子一个力时是不是桌子也给手一个力,并请学生思考是否所有的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设计说明:创设生活情境,教师提出问题,再带着学生分析―用生活经验引出物理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给学生两个弹簧测力计,让学生做探究实验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