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绝句中的“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人绝句中的“事”.doc

唐人绝句中的“事” 唐人绝句是以最经济的手段来传情达意的,因此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居多,叙事则较少。可品读叙事成分较多的唐人短章,意味却很不一般。唐人绝句中的“事”是多样的。 一、雅事 白居易的《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因为怜惜国色天香的牡丹,诗人从两枝残花中预感到花儿终将红衰香褪。于是想象明天一旦风起,残花萎红定让人情不能堪。怎么办?何不趁着花儿还没有被风吹尽,夜里起来把火看花。秉烛夜看花,看到的是花儿生命的延长,看到的是诗人悲悯的情怀,可谓大雅。 李商隐的《花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与白诗有着同工之妙。诗先写由“寻”芳而遇,由痴迷而“醉”的过程。诗人为花之美艳而醉,为酒之醇香而醉,乃至沉湎其中不能自已。再写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全然与花融为一体。最后酒阑客散,夜深人静,可诗人的雅兴非但不减,反而“更持红烛赏残花”,也难怪清人马位称之“有雅人深致”。 二、俗事 雍裕之的《农家望晴》:“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诗的大意是,曾听说过秦地西风一起,紧接着就是雨,能否询问一下那西风何时回;白发苍苍的老农伫立在打麦场的高处,凝神西望企盼着云开天晴。诗截取了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了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老农内心的焦灼,老农枯立的执著,老农饱经磨难的顽强,一一地透出了纸背。 再读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这也是一首充满世俗生活味道的小诗。开头两句写七十老翁当垆沽酒,花门楼前美酒溢香,全然一幅边关的风俗图画。三、四两句诗人突发奇想,从路旁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形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老人家,摘下一串榆钱来买您的酒,您肯不肯呀?”诙谐、幽默的戏问化成了诗,平常的生活也显出了奇境。 三、情事 唐人绝句写男女之情的,当首推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的首句写既往,时间和地点,交代得清清楚楚;二句写人,与春风中的桃花交相辉映,可见“人面”不似桃花却胜似桃花,风韵何等的袭人。置身于如许的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中,诗人的心事不言而喻。诗的下联写而今,故地重游,虽然地点相同,时节也一样,可那一见钟情的“人面”却没有了踪影,只留下艳丽的桃花在春风中含笑开放。就诗而言,勾勒的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场景:一是寻春遇艳,一是重寻未果。两个场景之间是有意为之的“空白”,而这“空白”之间,填满的是清澈醇美的爱意。 孟郊的《古离别》所写的情事也别具一格:“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诗选取的是夫妻离别的一个场景。首句“欲别”点明背景,“牵郎衣”是特定背景下妻子的特定动作,它既表现出妻子的不忍别离,又自然引出后面的诗句。诗的后三句全是妻子离别时的话,最关键的是结语:“莫向临邛去”。妻子何以有如此的担忧?“临邛”何以成为妻子的心结?原来临邛,是汉代司马相如在客游中,与卓文君相识相恋之处。一切昭然若揭。妻子临别时的言与行,凝聚着的都是她内心深处的真情。 四、趣事 施吾肩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一联写充满童趣的六岁的女孩,还一点也不知道人情世事的巧拙。二联写小女孩不知巧拙之事:到了晚上她也来到了堂屋前,学着大人的样子郑重其事地叩拜新月。诗的字里行间满是小女孩的天真烂漫,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因幼稚而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而这幼稚的、荒诞的一反常态之举,产生的却是童趣盎然的喜剧效果。诗只用短短20个字,人物、时间、背景、事件却清清楚楚,且章法紧凑而又错落有致,是一幅笔致幽默、妙趣横生的风俗小品画。 再看卢仝的《醉诗》:“昨夜村饮归,醉倒三四五。摩挲青莓苔,莫嗔惊着汝。”这是一首趣味横生的小诗。诗写一个醉汉喝醉了酒,从村外而归,可这“归”实在不同寻常,歪歪斜斜、跌跌碰碰,倒了爬起、爬起又倒。更让人喷饭、忍俊不禁的是诗中这一情节:醉汉倒地,傻傻地“摩挲”着地上的青苔,还不停地与青苔招呼:青苔呀,你千万不要怪我,让你受惊了。醉汉有悖常理的心理和特定背景中的举止,不仅强化了他的醉态,更彰显出他的傻气,真是妙不可言。 五、逸事 陆龟蒙的《和袭美春夕酒醒》:“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上联写自己隐居乡野,泛舟太湖已有多年,故而常常醉倒在黄公酒垆。“黄公酒垆”,典出“竹林七贤”的旧事,那里曾是他们经常畅饮之地。下联写诗人醉酒之事:酒醒以后,不知明月已经高挂在天;满身花影,酒未全醒还要请别人扶起。诗以自然闲散的笔调,写酒醉月下花丛,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