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检验科项目手册5.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验科项目手册5

临床检验科检验手册 2014.12.30 编码 检测项目 标本要求 检测时间 报告时间 检测方法 正常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收费价格(元) 备注 250101015 血液分析(三分类) 11.0 / 红细胞计数(RBC) EDTA抗凝2ml 随时 30分钟 仪器法 男性:4-5.5×1012/L 女性:3.5-5×1012/L 增加:生理性:1、年龄与性别的差异2、精神因素:感情重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均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高。3、剧烈休力运动和劳动4、气压降低5、妊娠中、后期。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减少:1、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如各种原因的出血,见于消化性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2、红细胞寿命缩短:如各种原因的溶血,见于输血不合溶血反应等。3、造血原料的不足:如慢性失血者对铁的重新利用率减速少,铁供应或吸收不足。造血原料的不足引起的贫血也见于某些药物如异烟肼、硫唑嘌呤、酒精、铅中毒、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甲亢、慢性肾功能不全等。4、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磺胺药物、保泰松、有机砷、马利兰等,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物理因素如X线的长期照射均可抑制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常有全血细胞的减少。 医学决定水平:1、高于6.8×1012/L应采取相应的冶疗措施。2、低于3.5×1012/L为诊断贫血的界限。3、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11.0 EDTA抗凝管为紫色 / 血红蛋白浓度(HGB)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1、年龄 随年龄增长Hb可以增高或降低,这种生理变化和红细胞相似。 2、时间上午7时出现高峰,随后下降,机制尚未阐明。 3、临床应用 血红蛋白在诊断贫血上优于红细胞计数。需要注意的是(1)在某些病理性况下,Hb和RBC的浓度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全身RBC总容量的多少。大量失血时,在补液体之前,循环血液最重要的变化是血容量的缩小,但此时血浓度很少变化,以致从血红蛋白浓度等数值来看,很难反映出贫血的存在。当休内发生水潴留时,血浆容量增大,此时即时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血液浓度已相对降低,因此从表面看来,存在贫轿;相反,失水时,血浆容量缩小,血液浓度偏高,红细胞容量即使减少、但根据血红蛋白浓度等测定值,贫血仍可有明显。(2)发生大细胸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例。大细胞性贫血的Hb浓度相对偏高,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HB虽低于正常而红红细胞计数可正常。 / 血细胞比容(HCT) 男性:0.4-0.49 女性:0.36-0.45 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 减少: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0-98fl 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大细胞性贫血时增大,小细胞性贫血时减小。 体积减小常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型细胞增多症;体积增大常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及巨红细胞性贫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2pg 增加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 大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或减小,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MCHC减小 /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末梢血20ul 或 EDTA抗凝2ml 随时 30分钟 仪器法 11.5-15.0% 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正常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及大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大细胞性或小细胞性贫血的这一指标会有动态变化。   / 血小板计数(PLT) 100-300×109/L 1、 生理性 正常人血小板数随时间和生理状态变化:如一天之内可增减6%-10%,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较冬季低;平原居民较高原居民低;月经前低,月经后增高,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即减低;运动、饱餐后增高,体息后增高,休息后恢复。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比毛细血管血高10%。 2、病理性 (1)临床上,血小板减低是引起出常见原因。当血小板在20*109/L-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症状;当低于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低于5*109/L时,常严重出血。常见疾病有: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③血小板消耗增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2)血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