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氧方式:间断供氧; 工作氧压:0.20-0.40MPa; 枪位控制:1000-1600mm; 供氧时间:开始采用小火提温,使炉衬温度缓慢提升,供氧时间不小于4 h; 转炉内衬达到红热状态且排气孔开始排气式时方可兑铁吹炼; 开新炉前10炉必须连续吹炼; 开新炉及吹炼前10炉倒炉位置禁止低于水平位置。 供氧操作 终点控制要求w([C])≥2.5%; 半钢温度1450~1520℃; 出半钢前,在半钢罐内加碳化硅150kg; 在第3炉以后才可出钒渣; 深吹后的半钢在炼钢原料跨分成两次以上与铁水整兑后炼钢。 半钢终点控制 (2)提钒操作要点 1)铁水入炉要求 必须用撇渣后的高炉或脱硫铁水; 装入量控制在110~140t/炉; 兑铁后测温取样,以便根据入炉温度,合理配加冷却剂,取样分析[C]、[S],从而对[C]、[S]的控制起指导作用。 2)铁水中[C]、[V]、[S]随过程变化情况 成分w/% 铁水脱硫后 撇渣组罐后 转炉提钒前 转炉提钒后 [C] 4.518 4.44 4.46 3.72 [V] 0.328 0.315 0.308 0.059 [S] 0.00572 0.0062 0.0064 0.0111 3)供氧制度 采用435和339氧枪喷头,供氧压力0.7~0.8MPa,供氧量(标态)16000~18000m3/h 提钒过程氧枪位控制 枪位/m 1.5 1.7 1.5~1.4 备注 纯吹氧时间/min 0~3 3~5 >5 终点前应保证用1.5~1.4m枪位吹炼0. 5min 提钒纯吹氧时间控制 在6.5~7min,最低不小于5min 氧枪枪位控制模式示意图 4)转炉提钒供氧量与[V],[C]氧化率 要保证[V]余尽可能低,即钒氧化率达到86%以上,每吨铁耗氧量应大于14.5m3; 当钒氧化率在90%左右时,耗氧量则接近18m3; 随着耗氧量的增加,碳氧化率随之增高,为了将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3.2%以上,每吨铁耗氧量应尽量控制在18m3以下。 总之,转炉提钒的每吨铁氧耗量在14~18m3以内最佳。 5)冷却制度 冷却制度是转炉提钒各项制度中的关键,具体要求如下: 采用铁块、复合球、废钒渣作冷却剂,冷却剂必须在3min内加完; 采用“铁块定量加入,复合球加入量为2t/炉,其余用氧化铁皮调温”的组合冷却方式。没加铁块时,必须用相当冷却强度的复合球代替; 兑铁后,铁块、废钒渣、回收渣用废钢槽由转炉炉口加入(在开吹前加入); 复合球、氧化铁皮从炉顶预料仓加入炉内。 冷却剂的加入量 铁水一般条件 开吹前 吹氧0~3min 装入量125t 铁块约5t 复合球0.5~0.7t 铁水温度1250℃ 复合球1.3t 铁皮0.5t 注:装入量增减10t,铁皮量增减0.2t;温度高或低10℃,铁皮量增减0.3t 生铁块 冷却剂加入的方式 冷却剂可以在开吹时一次全部加入; 或者先加入绝大部分,留少部分用于过程调整。 没加氧化铁皮的炉次,开吹前多加复合球1.2t。 特殊条件下 特殊条件下 开吹前 吹氧0~3min 铁水温度<1200℃,停炉间隙时间≥6h 复合球1t 复合球0.5t (铁水温度小于1200℃或停炉间隙时间大于6h),冷却制度按上表执行 6)冷却剂总量与碳氧化率及钒氧化率的关系 统计编号 每吨铁耗冷却剂量/kg 碳氧化率/% 钒氧化率/% 平均值波动范围 121.1 24.5 (18.3~34.5) 82.3 (71.4~93.2) 平均值波动范围 128.3 21.4 (8~26) 81.4 (77.1~92.2) 平均值波动范围 135.4 22.9 (19.2~30.1) 83.9 (77.3~88.8) 7)终点控制 半钢温度为1340~1400℃; 半钢成分为w([C])≥3.2%,w([V])≤0.05%; 转炉炉口火焰由暗红色转为明亮色时,视为碳焰露头,可提枪倒炉。 8)熔池温度对转炉提钒的影响 ηV=189.985-0.0769 T终 w(V)=0.79 w([V]半)=-0.4497+0.00035 T终 w(V)=0.479 分析:半钢终点温度增高,ηV趋于降低,而w([V]半)趋于升高。 统计表明:当T终=1340~1400℃时,w([V]半)=0.019%~0.040%。 钒氧化率ηV、半钢残钒w([V]半)与半钢终点温度T终的关系如下: 9)熔池脱钒、脱碳规律 10)出半钢与出钒渣 吹钒结束后,需倒炉测温取样,然后出半钢。出半钢前向半钢罐内投入80~120kg碳化硅; 出半钢时间小于等于4min时必须重新下出钢口; 出半钢后,从炉前出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