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屏背椅 明清代家具大致总结 在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史上,明代是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 清代家具主要是沿用了明代家具的风格:以设计巧妙、装饰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特点。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这一时期正是确立了清式家具的风格。 明代家具 清代家具 宁寿宫 紫禁城东北部一大块长方形的院落。 分前朝、后寝南北两部分。 前朝以皇极殿为重心,仿乾清宫的规制,前有皇极门、宁寿门。后有宁寿宫,仿坤宁宫的规制。 南北长406米,东西长115米。 宁寿宫在紫禁城的位置 宁寿宫与东西六宫的位置 宁寿宫九龙壁 中国三大九龙壁 宁寿宫九龙壁 北京北海九龙壁 山西大同九龙壁 皇极门 进入皇极门 皇极门特点 皇极门是故宫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之正门,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皇极门南向,为随墙琉璃门3座,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 3座门洞皆为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五踩单翘单昂斗拱,琉璃制。 正中门楼略高,称正楼,两侧稍低,称次楼,中为夹楼,黄琉璃瓦悬山顶,三踩单昂斗拱。 形制独特,制作精美,兼有门的形式与壁的特色,恰到好处地承转了南面九龙壁和北面宁寿门的建筑风格,堪称紫禁城内琉璃门之冠。 宁寿门 皇极殿 皇极殿制式 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 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其造型与乾清宫相仿。 殿坐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檐出廊。品级仅次于太和殿。 殿内左置铜壶滴漏,右置大自鸣钟。 宁寿宫 宁寿宫制式 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台与皇极殿相接,四周以黄绿琉璃砖围砌透风灯笼矮墙。 面阔7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顶。 内外檐装修及室内间隔、陈设皆仿坤宁宫。 乐寿堂 乐寿堂 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其南是养性殿,其北有颐和轩。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嘉庆七年(1802)修葺,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 面阔7间,进深3间,周围廊,建筑面积839平方米。 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自地面至正脊高18.7米。 大禹治水图玉山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好,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贵,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和田玉雕成。 高224CM 宽96CM 重5530公斤 耗费10年雕成 畅音阁 位于故宫博物院内养性殿东侧,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改为卷棚顶扮戏楼。 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与京西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为仿畅音阁规制建造)、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戏楼并称清代三大戏楼。 畅音阁三重檐,台基高1.2米,通高20.71m,总面积685.94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凸字形。 畅音阁 第八讲 宁寿宫 清代家具 中国传统家具工艺发展到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形成了有别于明式家具的又一个流派:清式家具。 清代家具 清代家具的特点 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 用材上视野广阔。 工艺上装饰丰富。注意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 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 品种及造型 椅类有:太师椅、官帽椅、靠背椅、屏背椅 太师椅 太师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种类似于交椅的椅具。 太师椅最能体现清代家具的造型特点,它体态宽大,靠背与扶手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三扇、五扇或者是多扇的围屏。 太师椅 太师椅的特点 靠背板、扶手与椅面间成直角。 庄重严谨,用料厚重,宽大夸张,装饰繁缛。 显示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脱离舒适,而趋向于尊严。 太师椅的椅形,或是交椅,或是圈椅,或是清式扶手椅。 卷书背太师椅 云头搭脑太师椅 用材 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 用材特点 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 工艺 注重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 为了达到瑰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几乎使用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 雕刻、镶嵌、髹漆、彩绘、堆漆、等多种手工技艺,繁纹重饰。 明清对比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 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 不仅继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