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屹立在大山上的“青冈树”.doc
屹立在大山上的“青冈树”
在两当县的林区生长着大量的青冈树,青冈树木质沉重坚硬、耐干旱、适应性强,是做农具的优良木材。两当县广金中心小学校长彭良付就像一株屹立在大山深处的青冈树,守望着他眷恋的家乡和他热爱的孩子们……
由于地处偏远,闭塞贫困,目前好多家庭在政府实施的山区移民工程中搬出了大山,到距县城较近的地方居住。但彭良付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了33年一直到现在。
清晨,在深山林区的广金工作站广金中心小学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近年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因为一位执着于山区教育,默默坚守大山教书育人的“孩子王”——广金工作站中心学校校长彭良付老师感人至深的坚守故事而被当地人所渐渐熟知。日前,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采访了彭校长。
坐车在崎岖的盘山土路上行驶3个小时后,终于到达甘肃省两当县版图最南端的广金工作站,一个风格独特的钢丝木板吊桥通到了广金中心小学校门前。在寂静的大山深处,我们听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声……
我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点东西
彭良付是土生土长的广金人。1980年他高中毕业之后,看到家乡严重缺乏老师,有的村学是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在代课,在当地干部鼓励下,他毅然到离家30多公里的常河村当起了民办教师。从此,彭良付在广金乡最偏僻的常河学校一呆就是18年。当时,他一个人带8个学生,既当语文老师,又当数学老师,还是音乐体育老师,五个年级,复式教学,教学成绩却经常名列全乡前列。18年,常河学校由旧变新,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彭良付也由一个小伙子成了中年人。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时,他说:“我是广金人,想着要为广金做点事,这里山大沟深,闭塞落后,没文化只能在守在深山老林中,我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山区孩子们的命运。”
从17岁开始,彭良付从事山区教育事业,一干就是33年。他仅在广金乡最边远的常河、大坪、响水、东河村等村学就工作了21年,他的工资由最初17.5元慢慢涨到30元、40元、50元……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开放搞活,当地一些“能人”靠山吃山,割竹子、贩木料,都成了致富能手。彭良富和妻子每月只拿50多元的津贴,坚守着清贫和一份信念。由于家境拮据,两个孩子上学费用都成了问题。多少次,看到家徒四壁的窘况、看到女儿因没钱交学费面临失学的伤心,彭良付犹豫过,“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拿50元的工资何日是个头?但当他想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想到乡亲们含辛茹苦供养孩子读书的艰难,彭良富还是选择了坚持。家境困难,他就利用星期天上山采药。“由于不懂采药技术,开始的时候,在山上转一天往往空手而归,后来逐渐能挖回一些野生的猪苓,最多的一次大概能卖40元左右。”说到这事,彭良付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时候40元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啊。
为了孩子们和学校可以放下一切
在这20多年里,他心里只想着孩子,心里只装着学校,只有星期天才步行30多公里回家照顾家人,帮妻子干点家务。在搞好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彭良付还坚持利用空闲时间自学,通过不懈努力, 1995年终于通过转正考试,成了一名公办教师。谈到那时候的教学生活,彭良付说:“那时候学校都是一校、一师、一班的三一式复式教学”,不但要肩负起十多个孩子的教学任务,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还得利用节假日上山挖药材换钱,买各种业务书籍和参考书,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汲取知识的养料,不断提高自己。”
彭良付出色的教学成绩,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2001年,他调入广金中心学校,他最先在教学中倡导新教法,最先学会使用电脑,教育引导孩子们学习使用现代教学设备。2008年,彭良付被任命为广金中心学校校长。
随着乡政府撤并,好多人搬出了大山,8个村的村学也随之撤并,所有学生全部集中到中心小学上学。这些学生中,小的只有5岁,大的10多岁,近的离家几公里,最远的常河村30公里。办好寄宿制学校,让学生吃得好、住得安心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彭良付积极到县上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建起了带宿舍的教学楼,使学生安心住下来。
广金地处偏远,缺少新鲜蔬菜,彭良付就骑上摩托车去70公里外的县城购买蔬菜。后来彭良付省吃俭用,花了多年的积蓄买了一辆二手车,用于进城卖菜和办事,回来后变着法子让孩子们吃上可口的饭菜。西红柿、韭菜、菜花、芹菜、猪肉,这些城里人才吃得上的新鲜菜品,上了大山深处孩子们的餐桌,孩子们都说,学校比家里吃的好。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家长们放心了,彭校长安心了。菜品丰富了,生活改善了,可孩子们的生活费却一分钱也没增加,依然是多年前定的每天4元标准。炉坪村原党支部书记彭清章说:“像学校这样,面条、米饭、馒头,各种炒菜顿顿变花样,按4元钱的标准,每个学生每月至少能节省120元,加上国家营养早餐蛋奶工程的实施,孩子们的营养更丰富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