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南塘上组时代问题的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东南塘上组时代问题的探讨.doc

浙东南塘上组时代问题的探讨   摘要:浙东南塘上组中、下部火山岩的沉积夹层中首次发现叶肢介及抱粉化石,并找到植物化石。本文综合各门类化石所反映的地质时代,认为浙东南塘上组时代应归属早白垩世晚期。这与剖面上获得的同位素年龄值(110Ma)相吻合。塘上组层位与邻区石帽山群上组、禾口组(闽),周家店组(赣东),徽州组上部(皖南)及葛村组上部(江苏)相当。   关键词:塘上组时代,早白垩世,浙东南   Abstract: The Tangshangformation are only distributed in Eastern Zhejiang region. It consists of volcanic rocks intercalated with a few sedimentary rocks. The Tangshang formation is generally referred to the aerly Cretaceous in age. Recently the present they found some fossil plants from the typical section of the Tangshang formation at Tiantai district,it was Pseudofre nclopsisparccrcmosa, P. cf. papillosa,Elctolcdus sp. , etc. of which, P. parccramosa was first recorded from the middle―late early Cretaceou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dada of the lsotopic geological time (about 110 Ma) from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Tangshang formation at Tiantai district, it indicates an age of early Cretaceous. From above, the age of the Tangshang formation should be assigned to late early Cretaceous.   Keywords:Tangshangformation, early Cretaceous, Eastern Zhejiang.   中图分类号:P58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塘上组自创立以来,关于它的时代归属和层位间题,研究者之间存在着较大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浙江区调队潘明中、马武平等均将塘上组置于方岩组之上,时代归晚白垩世早期;顾知微、陈王基等则认为塘上组与方岩组相当,其时代被分别置于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由此可见,目前对于塘上组时代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1 塘上组剖面特征   塘上组系1978年浙江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1:20万“仙居幅”区调报告中所建,代表浙东地区超覆于上侏罗统磨石山组之上,伏于上白垩统赖家组之下的一套火山沉积地层,时代定为晚白垩世早期。建组剖面位于天台县城西南的水南和鼻下许附近。其剖面特征如下:   塘上组(Kzt)厚度l456米   第四系覆盖   18. 紫红色薄层至中厚层状钙质、泥质粉砂岩。20米   17. 浅紫红色块状流纹质品屑、玻屑熔结凝灰岩。103.2米   16. 紫红色块状砾岩,夹砖红色泥质粉砂岩透镜体。12.1米   15. 灰色块状流纹质含角砾玻屑凝灰岩。14.0米   14. 浅灰色、紫红色块状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50.2米   13. 灰白色沸石化流纹质含角砾玻屑凝灰岩,角砾含量顶部较多,下部质地较疏松,易开采,作建筑石料。83.6米   12. 暗灰紫色块状英安玢岩。178.9米   11. 暗灰紫色块状安山质角砾(集块)熔岩,角砾成分与基岩相同,砾径1~2厘米,剖面东侧砾径增大相变为集块熔岩。72.4米   10. 暗紫色厚层至块状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局部含角砾。31.5米   9. 砖红色厚层状粉砂岩夹两层暗紫红色块状流纹质玻屑凝灰岩、粉砂岩,由泥质钙质胶结,并含有少量鳌状结核。产抱粉:Classo-ollissp.33.米   8. 灰紫色块状流纹质玻屑凝灰岩。91.2米   7. 紫红色块状凝灰质砾岩,砾石成分为单一的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呈次棱角状,砾径0.5~2厘米,底部较粗,个别砾径可达35厘米。5.6米   6. 灰白色块状流纹质含角砾玻屑凝灰岩,经镜下观察,下部岩石微偏中酸性。1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