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主病原物互作的生理生化基础精要.ppt
第二章 寄主-病原互作的遗传和生化基础 第一节 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基础 1. 植物-微生物相互关系 (1)附生(epiphyte)(根围和体围) (2)内生 (endophyte) 寄生(parasite) 共生(symbio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and pathogen 寄主和病原物互作可分为: 亲和性互作 compatible: susceptible 非亲和性互作 incompatible:resistance 2. 寄主和病原物的遗传变异 变异(variation): 指生物个体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方面的变异。 可分为: (1)可遗传的变异-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包括突变 (mutation)和重组(recombination) (2)非遗传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无关,是在生长过程中受 不同环境条件影响造成的。 基因型(genotype )---表现型(phenotype) Resistance variation: Vanderplank(1978) 垂直抗性(vertical res.) 水平抗性(horizontal res.) Other terms: 小种专化性 非小种专化性 (race specific) (non-race specific) 单基因抗性 多基因抗性 (monogenic res. ) (multi-genic res.) 病原物致病性变异 pathogenicity variation 几个概念 致病性(pathogenicity):描述一种病原物引起病害能力的。(是一种定性的描述) 无致病性(nopathogenicity):通常指该菌株对一种植物的所有个体(品种)均丧失致病力。 毒性(virulence):指一定的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病的相对程度,同一种病原菌中不同菌系对不同寄主或品种的毒性有所不同。(是一种定量的描述) 无毒性(avirelence):通常表示一菌株对一种植物的某些品种是无毒性的,称无毒株。 致病性变异分量的变异和质的变异 量的变异分强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 质的方面变异称为致病性分化 可表现为专化型(forma speciales): 指在不同植物上的致病性分化。 小种(race):一种病菌在同一寄主植物不同品种 上表现出的致病性差异。 3. 寄主和病原物的识别(Recognition) 识别:主要表现为寄主-病原互作过程早期在细胞表面发生的特定反应,对寄主植物的病理过程和对病原物的致病作用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和阻碍作用 (key step leading to resistance or susceptibility)。 识别的类型: (1)接触识别(Recognition in touching)和接触后识别 (Recognition after touch) (2)亲和性识别(compatibility recognition)和非亲和性识别 (incompatibility recognition) (3)一般性识别(general recognition)和特异性识别(specificity recognition ) (1)接触识别和接触后识别 接触识别:是指寄主与病原物发生机械接触时引发的特异性反应。 接触后识别:是病原物在寄主植物上定殖后发生的特异性反应。 (2)亲和性识别和非亲和性识别 亲和性识别:能导致有效定殖和感病反应的识别 非亲和性识别:使病原物侵染受阻和寄主植物产生抗病反应的识别。 (3)一般性识别和特异性识别 一般性识别:指存在与非寄主植物和病原菌的互作以及其它不存在基因对基因关系的接触早期阶段。 特异性识别:指发生在基因对基因病害系统中的特异性互作。 识别的机制 一般性识别在寄主和病原互作早期表面分子表现结构互补并发生专化性识别。 特异性识别中存在寄主和病原物的基因互补和产物的特异性互作。 例如真菌中的孢子与寄主植物表面接触后,孢子在表面固定,促进或阻止亲和反应的发展,以及真菌孢子的定向生长均为一般性识别。 细菌识别主要由配体(ligand,也称植物识别子cognor)和受体(receptor,也称细菌识别子cognon)来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家庭教育(家长会)ppt精要.ppt
- 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心灵开一扇窗+精要.ppt
- 家庭教育学第三章精要.ppt
- 家庭教育学第九章精要.ppt
- 家庭教育态度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精要.ppt
-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应用工具杨晓丹精要.ppt
- 家庭教育新视野中学精要.ppt
- 家庭教育特点与区别精要.ppt
- 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和艺术精要.ppt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精要.ppt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