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前半部分内容供打印的版本精要.ppt

寄生虫学前半部分内容供打印的版本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1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生虫学前半部分内容供打印的版本精要.ppt

学习要点 要掌握寄生虫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规律性 ?? ? ? ? 寄生关系及演化 ?? ? ? ?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别 ?? ? ? ? 寄生虫病特点 ?? ? ? ?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 ? ? ?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 ? ? ? 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友情提示 为及时反映国外最新研究进展,本人教学课件含有一些英文内容,课后不必专门查阅字典。除课堂讲课中特别提示之外,课件中的英文词汇不作为考试内容。 3.常见寄生虫病简介 肠道寄生虫病 肝、肺、脑寄生虫病 血液、组织内寄生虫病 其他腔道内寄生虫病 皮下、体表寄生虫病 肠道寄生虫病 蛔虫 钩虫 鞭虫 蛲虫 姜片虫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 肝、肺、脑寄生虫病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 卫氏肺吸虫 包虫(细粒棘球绦虫) 囊虫(猪带绦虫囊尾蚴) 血液、组织内寄生虫病 血吸虫 疟原虫 旋毛虫 囊虫(猪带绦虫囊尾蚴) 斯氏肺吸虫 刚地弓形虫 其他腔道内寄生虫病 阴道毛滴虫 蝇蛆 皮下、体表寄生虫病 蠕形螨 疥螨 体虱、阴虱 蝇蛆 囊虫(猪带绦虫囊尾蚴)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慢性感染 隐性感染与机会性致病 多寄生现象 幼虫移行症 异位寄生 寄生虫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发热 腹泻 贫血 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过敏反应 肝肿大 脾肿大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学习要点 以生活史为中心环节,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期和感染方式(途径):与流行和防治有关 2.寄生部位和虫期:与致病有关 3.排虫期和排出方式:与诊断有关 4.移行途径:与致病有关 5.主要致病虫期:与致病有关 6.中间宿主:与流行有关 7.保虫宿主:与流行有关 线虫雌虫横切面体壁结构模式图 纵肌层由单一纵行排列的肌细胞组成,被纵索分为4区,根据肌细胞的大小、数量及排列方式,可分为3种肌型。 肌细胞多而长的为多肌型(如蛔虫), 肌细胞大而少的为少肌型(如蛲虫、钩虫), 肌细胞细而密的为细肌型(如鞭虫)。 蛔 虫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方式:误食虫卵 临床表现:腹痛 并发症 诊断方法:检查粪便 鉴定依据:虫卵, 成虫 治疗与预防:苯并咪唑药物, 饮食卫生 治疗患者及带虫者 对学龄儿童采用集体服药驱虫。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 常用驱虫药有阿苯哒唑,又名丙硫咪唑或肠虫清(成人,400mg/d,顿服,1~2 d)和甲苯咪唑(成人,100mg/d,顿服,3~4d)。国产新药伊维菌素治疗蛔虫病治愈率100%,剂量为6mg/d,顿服。 由虫体引起的急腹症等并发症,应及时抢救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蛔 虫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方式:误食虫卵 临床表现:腹痛 并发症 诊断方法:检查粪便 鉴定依据:虫卵, 成虫 治疗与预防:苯并咪唑药物, 饮食卫生 鞭 虫 寄生部位:盲肠 感染方式:误食虫卵 临床表现:腹痛 腹泻 贫血 诊断方法:检查粪便 鉴定依据:虫卵, 成虫 治疗与预防:苯并咪唑药物, 饮食卫生 鞭 虫 寄生部位:盲肠 感染方式:误食虫卵 临床表现:腹痛 腹泻 贫血 诊断方法:检查粪便 鉴定依据:虫卵, 成虫 治疗与预防:苯并咪唑药物, 饮食卫生 蛲 虫 寄生部位:盲肠,小肠末段,结肠 感染方式:误食虫卵 临床表现:肛周皮肤瘙痒 诊断方法:检查肛周皮肤粘附物 鉴定依据:虫卵, 成虫 治疗与预防:苯并咪唑药物, 饮食卫生 蛲 虫 寄生部位:盲肠,小肠末段,结肠 感染方式:误食虫卵 临床表现:肛周皮肤瘙痒 诊断方法:检查肛周皮肤粘附物 鉴定依据:虫卵, 成虫 治疗与预防:苯并咪唑药物, 饮食卫生 钩 虫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感染方式:幼虫钻入 临床表现:贫血 诊断方法:检查粪便 鉴定依据:虫卵, 成虫 治疗与预防:苯并咪唑药物, 接触泥土防护 钩虫成虫形态鉴别 钩 虫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感染方式:幼虫钻入 临床表现:贫血 诊断方法:检查粪便 鉴定依据:虫卵, 成虫 治疗与预防:苯并咪唑药物, 接触泥土防护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人畜共患寄生虫。引起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 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横纹肌中, 旋 毛 虫 寄生部位 :成虫--小肠,幼虫 --肌肉 感染方式 :食入含幼虫的肌肉 临床表现 :复杂,依寄生的器官而异 诊断方法 :肌肉活检 鉴定依据 :幼虫 治疗与预防 :苯并咪唑药物,熟食肉类 一、形态 成虫 细小呈线状, ♀:3- 4mm 长,尾直而钝圆。 ♂:1.5 mm 长,尾部末端有两叶交配附器。 幼虫 100umX0.6um, 寄生于横纹肌中的成熟幼虫,卷曲于梭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