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中国血房地图截图,网友标注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强拆事件比较多。图中火焰代表有自焚事件发生,床代表有人失去生命,火山代表有群体性事件发生。 中国民主建设历程 中共民主建政激发了从普通民众到民主党派及党外人士巨大的参政热情。当时6位国家副主席中有3位党外人士: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无党派)、张澜(民盟)、李济深(民革)、高岗。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党外人士2人:董必武、陈云、黄炎培(民主建国会)、郭沫若(无党派。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委中,14名党外人士出任正职。 《共同纲领》规定的机构、组织,无不在名称上冠以“人民”二字,诸如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广播、人民出版事业等等,“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一种民主的氛围里完成了建立国家政权的一系列工作。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几乎每一件事都通过协商,人们有不同意见都敢讲。” 1954年9月15日,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开幕。此前大规模的基层普选,已经为其民主气氛奠定了明亮的基调:人人都是主人翁。 第一届全国人大期间,代表们还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这同样是全民参与的民主盛会。该草案曾于3个月前公布,以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多人。许多地区参加讨论的人数,达到了当地成年人口的70%以上,有些城市和个别地区达到了90%以上。全国人民在什么问题上都想到了,不论是有关宪法的,还是与宪法无关的。许崇德此时已经调任宪法起草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他描述当年群众参与热情之高,当时正值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干部群众在抗洪抢险的时候,也不忘在河堤上讨论宪法修改意见。通往北京的道路被洪水冲垮了,这些意见书被装上了飞机,运送到北京。 2、民主的变奏 “反右”是共和国开国民主氛围转折的开始。1957年反右扩大化和1959年庐山会议“反右倾”斗争,打乱了党内民主的进程。虽然制定了宪法,但是当时还缺乏依法办事的精神。 在越来越频繁的政治运动里,特别是“文革”大劫难的时代,人们甚至无法表达独立的看法,更谈不上正常的参政议政。 “民主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历次运动尤其是‘文革’中所谓的大民主其实是群众造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邓小平拨乱反正,民主才开始走上正常的轨道。” 2、主动面向世界 工作评议国际化: 1)政府工作报告——英、法、西、俄、意、日等6种文字 2)计划报告、预算报告——被翻译成英、法等5种文字 3)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首次被翻译成英文 4)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草案的说明——被翻译成英文 5)常委会工作开放透明——请媒体参与制定年度监督计划,建立三级新闻发布人制度,及时发布重要信息——既是对人民群众知情权的保障,更是对国家权力机关运行情况和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监督。 3、丰富民主参与形式 1)新闻媒体网上征集民意(网民们有12万个问题要问“总理”; 2)部长们参与网上访谈,和网民“面对面”; 3)代表委员开设博客,搭建沟通民意的平台; 4)会期较往年有所延长,推进法律草案进行充分讨论。 中国民主进程稳步前行——开门立法: 在有关立法计划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继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大幅度提高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历史上第一次立法听证会——个人所得税法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 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法律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劳动合同法草案 2007年,将法律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并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物权法草案 中国民主进程稳步前行——保证代表权力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有关表决议案、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按表决器采用“无记名”方式,并明确填写选票留存 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次明确规定“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007年大会对法律草案的“三轮”审议: 第一轮,提请大会审议,根据代表意见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 第二轮,修改稿提请大会审议,根据代表意见修改形成草案建议表决稿 第三轮,建议表决稿提交大会审议,根据代表意见修改形成草案表决稿。 右图1:著名的摄影人徐星瀚拍了这样一幅照片:一位靠卖红薯、烧茶蛋为生的老人。默默地坐在用来谋生的三轮车旁边,伤心地流着泪。因为他的三轮车的链条被城管人员剪断了,他再也不能走街串巷、养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详解.ppt
-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详解.ppt
- 第26章 每股收益详解.ppt
- 第2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详解.ppt
- 第28次课: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会计基础与实训)(14年下)1详解.ppt
- 第28课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组织详解.ppt
- 第28章 博弈论及其应用-1详解.ppt
- 第28章 博弈论及其应用II-2详解.ppt
- 第29章 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详解.ppt
- 第29章 货币制度详解.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