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N控制分析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LN控制分析要点.ppt

9FA机组DLN 2.0+控制算法分析 刘尚明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清华大学燃气轮机研究中心 liushm@tsinghua.edu.cn 010主要内容 为国内燃气轮机应用所做工作的历史回顾 围绕FA级机组控制系统的消化吸收所开展的工作简介 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技术简介 9FA机组DLN 2.0控制算法简介 结语 历史回顾 从70年代后期开始,消化吸收GE公司的Mark II控制系统。模拟式燃机控制系统——倪维斗院士、研究所大部分教师参与; 改革开发后,80年代后期开始消化吸收GE公司的Mark IV控制系统。数字电子电路式燃机控制系统: 中原油田首期燃气轮机培训班; 大庆石油管理局合作:经典培训教材(5本),人员培训。1992年完成国内首套STAG106联合循环模拟培训装置。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疆克拉玛依电厂首期培训班; 深圳金岗电厂培训; 历史回顾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消化吸收GE公司的Mark V控制系统: 南汽合作,研制成功相应的模拟培训器。 培训: 南汽相关技术员、 镇海(9E)、 新疆克拉玛依电厂2期。 703所无锡分部(舰用燃气轮机) 编写针对Mark V控制系统的培训教材。 其他燃机控制系统的消化与吸收,包括: Woodword的NETCON 5000及模拟培训器 西气东输的压气站的Solar机组控制系统及模拟培训器 历史回顾 2001年~2004年之间,中美合资仿真公司 2004年以后,重新投入FA级燃气轮机机组的控制系统的消化吸收工作: GE公司的Mark VI控制系统; 西门子的Teleperm XP控制系统; 培训: 清华独立、 与深圳南山合作。 其他科研活动: 国家攀登B计划:联合循环先进计算机控制系统研究; 9.5攻关:国外IGCC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S863计划:国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研究 正在开展的工作 依托清华大学燃气轮机研究中心、围绕“打捆招标”引进9FA机组的运行与控制,正在开展如下的工作: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109FA机组的变工况建模与特性分析; 多台/套109FA机组的负荷优化分配与维护管理研究工作; 重型燃气轮机机组的一次调频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动态过程仿真研究工作;(联合循环) Mark VI、Teleperm XP控制系统分析与比较工作。 小结 2001年以前,活跃于国内的燃机发电应用。 现在,随时愿意为国内9FA机组的热控方面的同仁提供技术支持;竭力帮助解决国内9FA机组的热控方面的技术难题。 GE Mark VI消化吸收 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增加,热工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更加重要。控制系统及运行方式的修改、完善与优化。 控制系统的权限:0~4级别。 ToolBox环境下使用。(.m6B文件) SAMA图表示Mark VI控制系统。 分析Mark VI、Mark V、Mark VI的异同; Mark VIe新系统 低污染燃烧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发展主要围绕如何降低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未燃碳氢化合物(UHC)等燃烧污染物排放的主题进行。 近年来,其他一些污染物的控制,如可吸入颗粒物(IPM)、有害空气污染物(HAPs)等也逐渐提到研究日程上。 燃烧产物的污染控制技术发展主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向燃烧室喷水/喷蒸汽、 干式低NOx(DLN)燃烧、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催化燃烧 喷水/喷蒸汽方法主要用于常规扩散燃烧的改进,其他方法则都对燃烧过程有相当大的改变。到目前为止,以DLN燃烧技术的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取得了相当的业绩。 不同低NOx控制技术和相应的投资费用 尽管DLN方法的费用高于喷水/喷蒸汽方法,但完全满足目前将NOx控制在25 ppm(15%O2)的排放要求。 各种污染控制技术的综合情况 污染物生成机理 燃烧室燃烧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CO和NOx,还有少量的未燃碳氢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CO的产生主要是燃烧不完全所致。 NOx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的统称,其中,NO占90%以上。此外,还有约1%的氧化二氮(N2O,俗称笑气)产生。 NOx主要是通过热力型NOx、燃料型NOx和快速性NOx三种途径生成。 燃用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排放主要是热力型NOx,基本上没有燃料型NOx。 热力NOx的生成 根据泽尔多维奇(Zeldovich)原理,热力型NOx的生成机理是空气中的氧分子O2先在高温下离解成氧原子,然后与空气N2发生反应所致。 热力型NOx的生成量: 主要受燃烧温度控制,并随之按指数规律增加,尤其在1770 K(~1500℃)以上增加迅速,而低于1620 K(~1350℃)时则很少。 除燃烧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