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患者护理查房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发性硬化患者护理查房 定义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以及小脑。 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与病程的时间多发性为其主要临床特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 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学说认为患者感染的病毒可能与CNS髓鞘蛋白或少突胶质细胞存在共同抗原,即病毒氨基酸序列与MBP等神经髓鞘组分的某段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或极为相近推测病毒感染后使体内T细胞激活并生成抗病毒抗体可与神经髓鞘多肽片段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 病毒感染 导致人体出现免疫异常的诱发因素之一是病毒感染。没有MS病毒,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和发病的关系更大。 目前认为在青少年期的病毒感染可以致敏人体,第二次感染后导致人体对病毒抗原和髓鞘上含有类似抗原分子的蛋白产生交叉反应导致发病(Molecular mimicry,分子模拟机制), 遗传因素 MS具有遗传易感性。在MS患者家庭中,一级亲属患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高10-15倍。最近的研究提示此病和多基因遗传有关,MS的易感性还和位于第14对染色体上的GM复合基因以及19对染色体的 补体C3等位基因相关。 环境因素 地理学研究提示MS发病和地理纬度存在一定的关系,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和MS的发病有关。(Hayes CE,Proc Nutr Soc 2000; 59(4) :531-5) 一般离赤道越远发病率越高,在北欧、北美、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高发区。一般44-64纬度在30-60/10万,32-47纬度在4-30/10万,15岁以前移入的居民具有移入地区的发病率,而15岁以后移出流行地区的居民仍保持出生地的发病率。提示15岁以前与某种外界环境因素接触可能在M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发病情况:起病多在20-40岁,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患者少见,男女患病比约为 1:2 。多存在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过度劳累和应急,日照、发热、手术、外伤和妊娠。 起病形式: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临床特点:空间和时间的多发性构成MS的临床特点 空间多发性是指病变部位的多发 时间多发性是指缓解-复发的病程 临床症状与体征 视力障碍:最常见且常为首发症状。多为急性单眼视力下降,2~3周后出现另一侧眼受累,常伴眼球疼痛;核间性眼肌麻痹被认为是MS的重要体征之一,表现为病人双眼向病变对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外展时伴有眼震,双眼内聚正常;旋转性眼球震颤常高度提示本病 肢体无力:运动障碍一般下肢较上肢明显,以不对称瘫痪较常见 感觉异常:常见的浅感觉障碍表现为肢体、躯干或面部的针刺感、瘙痒感或异常的肢体发冷、烧灼样疼痛以及定位不明确的感觉异常 临床症状与体征 共济失调: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共济运动障碍,部分晚期病人可见典型的Charcot三主征(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吟诗样语言)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一般不单独出现,常伴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常见症状为尿频、尿失禁、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也可出现半身多汗或流涎等。 精神症状:多表现抑郁、脾气暴躁或易怒,部分病人出现兴奋、欣快,也可表现嗜睡、淡漠、被害妄想等 临床症状与体征 发作性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构音障碍、单肢痛性发作、共济失调、面肌痉挛、阵发性瘙痒和强制性发作等,一般持续数秒或数分钟。 其他症状:还可伴有周围神经损害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病、干燥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 MS诊断 MRI MRI 治疗要点 治疗主要目的是 1)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 2)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及缓解期复发 3)晚期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减轻神经功能 障碍带来的痛苦 发作期治疗 急性发作时首选糖皮质激素 1、静滴甲泼尼龙1g/d,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3~4小时滴完,连用3~5天后改泼尼松60mg/d口服,4~6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2、泼尼松80mg/d,口服一周后依次减至60mg/d,5天后改为40mg/d,然后每5天减少 10mg,4~6周为1疗程 缓解期治疗 主要为预防复发和治疗残留的症状 1、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 2、转移因子及免疫球蛋白 3、IFN-β治疗 4、功能锻炼及认知及精神障碍治疗 病案护理 患者崔敬慧,女,40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周”于2014年3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双上肢疼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无视物旋转,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无意识不清。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以多发性硬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