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观察“针刺跷脉交会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初步探讨针刺跷脉交会穴治疗失眠的中医治疗机理,为临床中运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
提供不同的方向。
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失眠患者按照1:1
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两组失眠患
者每周治疗的次数为2次,每次间隔的时间为3天,完成4次治疗为1个疗程,整个
研究所有病例需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所有病例在2个疗程结束后采用《中药新药治
疗失眠的临床指导原则》中的有关失眠的临床疗效评定结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
量表对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的疗效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课题根据病例选取标准纳入的病例数为60例,纳入研究的全部失眠患者均接
受了足够的治疗疗程,最后纳入统计学分析的病例数为60例,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
常规针刺组各30例。
1.治疗前,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
量表评分以及基线特征经统计学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
比性。
2.完成了2个疗程的治疗后,我们将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两组治疗
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中各成分积分及总的评分进行组内比较,
经统计分析后发现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且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两组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
中各成分积分比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中的各成分积分高。
我们将治疗后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
(PSQI)中总的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后发现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
组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总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低于常规针刺对照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总分:而将针刺跷脉
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中的各成分积分进
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中的成分主要是
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这几项,且以上这几项成分积分针刺跷脉
交会穴治疗组均低于常规针刺对照组,而在改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这两方面则
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两组无差异。
3.完成了2个疗程的治疗后,我们将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两组临床
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刺跷脉交会穴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痊愈的病
例数为5例,显效的病例数为13例,有效的病例数为7例,无效的病例数为5例;
常规针刺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痊愈的病例数为2例,显效的病例数为8
例,有效的病例数为11例,无效的病例数为9例;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
两组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
针刺跷脉交会穴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治疗失眠都有一定临床疗效,针刺跷脉
交会穴和常规针刺这两种治疗方法都能使失眠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
(PSQI)各成积分得到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不同证型的失眠疗效相似。针刺跷脉
交会穴组治疗失眠的临床总疗效比常规针刺组更佳,而且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方面针刺跷脉交会穴组优于常规针刺组,但在睡眠质量、日间
功能障碍方面针刺跷脉交会穴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相当,故针刺跷
脉交会穴是临床治疗失眠有效的疗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失眠;针刺;跷脉交会穴;临床研究
Ⅱ
TheCl i ni caI Researchof atcrossi
acupuncture i ntsofQi ao
ngpo
meti di ani n Treati I nsomni a
ng
i al i
$pec and
ty:Acupuntur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信任、情绪和趋避行为的关系的研究.pdf
- 有侧限基坑边坡破坏模式及其支护结构受力规律的研究.pdf
- 有机膦-钨杂多化合物负载金鸡纳碱伯胺类催化剂的合成及在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应用.pdf
- 有机染料光敏剂的合成及在光催化产氢体系中的应用.pdf
- 有组织犯罪证据收集及其审查认定的研究.pdf
- 幼儿亲职教育现状和需求的研究__--__以X市为例.pdf
- 幼儿游戏中的幽默表现和教育促进的研究.pdf
- 幼儿园活动室的交互式设计的研究.pdf
- 幼儿园趣味空间设计的研究.pdf
- 与硕县乌什塔拉地区火山岩初步的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