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原发性肿瘤手术疗效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原发性肿瘤手术疗效分析

脊拄琢发性肿癌的手术疗效分析 脊柱原发性肿瘤的手术疗效分析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硕士研究生 杜开利 导 师 黄东生教授 摘 要 研究背景 较少见的一类肿瘤,由于其发病率较低及脊柱特殊的解剖位置,长期以来人们对 脊柱原发性肿瘤的认识、研究相对较少,治疗效果也欠满意。 脊柱骨肿瘤的诊断治疗原则虽与四肢骨肿瘤相同,但因脊柱解剖结构复杂, 其诊治、外科切除存在着特殊困难。长期以来,多数医生的治疗态度偏于“姑息” 和“保守”。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也有学者积极地探索。1968年Lievere等报告1 例腰椎骨巨细胞瘤全椎切除的治疗经验。随着Enneking分期系统和WBB分期系 统的提出和应用,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Enneking分期系统与 WBB分期系统的运用提高了脊柱肿瘤外科治疗水平。Boriani等报道29例脊柱 恶性肿瘤病例,均根据WBB分期进行“整块”切除术,平均随访30个月,无 局部复发或转移。 然而,由于脊柱解剖结构特殊,对脊柱肿瘤实现肿瘤学概念中的广泛切除、 根治性切除、在手术途径与显露、切除范围界限、整块切除概念与技术、脊柱稳 定性重建等方面仍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肿瘤病例,评价其近期 和中期疗效,探讨其分期、相应手术方式及预后,总结并发症,对治疗进行总结 和改进,为脊柱原发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事实依据。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自1997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肿 月,平均9.8月。嗜酸性肉芽肿11例;骨巨细胞瘤7例;良性肿瘤12例;恶性 肿瘤11例。 2.观察项目 术前:主诉症状及病程、既往疾病治疗史、体征、诊断、影像学资料(包 疼痛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sF一36健康调查评分、术前病理活检、术前 辅助治疗(放疗、化疗、栓塞)等。 术后:手术方式(包括入路、切除方式、脊柱稳定性重建)、手术用时、术 中出血量、病理诊断、并发症、术后辅助治疗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症状体征改 评分、SF一36健康调查评分。 3.手术方法 每一个部位的手术都分为两个基本步骤:切除肿瘤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手 术设计结合脊柱肿瘤的外科分期:对于WBB分期4—8区或5—9区,行前路椎 体切除,对3—5区或8—10区肿瘤矢状切除,位于10—3区的肿瘤实行后弓切 除。根据肿瘤类型、手术风险、患者经济情况等,适当的扩大切除范围。因为椎 体、椎弓根、椎板、棘突位于同一间隔内,对侵袭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行全脊椎 切除术。手术操作中遵守无瘤原则,操作在肿瘤周围屏障中进行,尽量不暴露肿 瘤组织。 4.随访方法 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1.5年、2年、2.5年,3年后每年复查, 并摄x光片,必要时行M刚、CT检查。随访采用门诊预约、登门造访和电话询 问的方法,资料采集包括询问观察症状、体格检查,后者包括有无局部肿块、畸 形、压痛,脊椎活动、肌力、体表感觉等。影像学检查以x线片为主,通常为 胸部正位片、脊椎正、侧位片,观察病灶是否复发、转移,内固定牢固程度及植 骨融合情况等。术后第6、12、24月行CT或M融检查。 结果 1.手术资料 根据WBB系统指导,行椎体切除14例17个节段,后弓切除8例10个节 ¨ 脊柱原发性肿瘤的手术疗效分析 段,全脊椎切除lO例12个节段,其余类型切除1l例。入路:前路14例,后路 17例,前后联合13例,其中大部分为一期完成,l例分二期完成.平均手术时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97ml(20~21000m1)。嗜酸性 间4.93小时(70~88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787ml m1);骨巨细胞瘤平均手术时间7.9小时(70~885 (1000~21000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