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上课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数量的变化上课精要.ppt

本节聚焦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4章种群和群落 讨论: 1、n代细菌的数量是多少?计算公式是什么? 2、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Nn=2n =2 216   2n Nn=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分裂生殖 课本66页: 3、请你计算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完成表格! 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分裂次数 细菌数量(个)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 2 3 4 5 6 7 8 9 500- 400- 300- 200- 100- 600- 阅读课本65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数学模型?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有? 3、数学模型有哪些表达形式? 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 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 2n, 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曲线图与数学公式比较,优缺点? 曲线图:直观,不够精确。 数学公式: Nn=1X2n 数学模型举例有: 数学公式、曲线图等 数学公式:精确,不够直观。 这个曲线图只是对理想条件下细菌数量增长的推测, 思考:自然界中有此类型吗? 1859年,24只野兔 6亿只以上的野兔 近100年后 例1、澳大利亚野兔 例2 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型。 “J” 例3:凤眼莲原产于南美,又叫水葫芦,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 ,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有这种凤眼莲184万吨,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 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时间 种群数量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①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 宜,没有天敌等;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③计算公式:t年后种群的数量为 Nt=N0 λt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 数量,λ为年均增长率.) 与社会的联系:我国自1393-1990年以来人口统计数据如下: 以上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哪种类型? 按照此曲线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什么状况,鉴于我国人口的现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年份 1393 1578 1764 1849 1928 1982 1990 亿 0.6 0.6 2.0 4.1 4.7 10.3 11.6 阅读课本67页,思考以下问题: 1、S曲线的产生条件是?增长特点是? 有实例能证明这种增长类型吗? 2、高斯实验中为什么大草履虫第二天、第三天 增长较快,而第五天后数量基本稳定? 高斯实验的条件与问题探讨中的实验条件 有何区别? 3、S型曲线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是什么? 4、什么是K值?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 资源(食物、空间等)有限,天敌数量不断增加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存在环境阻力 种群增长率不断降低 种群数量K/2 →K值时,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且种内斗争最剧烈。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种群增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