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危机下的国民外交
太平洋国际学会第四届会议开幕争论之研究
张 静
? 2013-04-24 09:31:57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摘要:太平洋国际学会第四届会议预定于1931年在中国举行。该学会中国分会及国民政府都将会议视为联络各国国民情感、对外介绍中国真实情况及立场、推动国民外交之良机。然而,会议开幕前接连遭遇了两次危机。首先是中国国内反对学会在华开会的风潮,后经干预而平息;其次是“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两国会员间关系紧张,会议又有延期甚至流会之可能。中国代表最终决定以平心静气、谨慎客观的学术态度,参与对太平洋问题的探讨,在学会、中国分会及其会员、国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得以如期举行。 关键词:太平洋国际学会 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双年会 国民外交 作者简介:张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一、1931年太平洋国际学会双年会之缘起及筹备 太平洋国际学会(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是亚太地区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先驱之一,1925年成立于美国檀香山,“以研究太平洋各民族之状况,促进太平洋各国之邦交为宗旨”。在其35年的历史中,举办了13次以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文化、民族问题等为主题的国际会议,组织与推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出版了千余种相关书籍,并在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菲律宾、荷兰、法国、印度等14个国家设立了分会。50年代学会遭受麦卡锡主义“亲共”的指控并受到长期调查,于1960年最终解散。(注:学界对太平洋国际学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以美国、日本学者为主。他们或讨论该组织如何沦为麦卡锡主义的受害者,或探讨学会对于美国亚洲学发展的贡献,或考察日本分会的相关情况。总体而言,现有的研究一方面仍缺乏对于学会整体历史的探讨,另一方面学会与中国的关系及中国分会的情况亦缺乏梳理。本文为作者关于太平洋国际学会的系列研究之一,已刊论文为《中国知识界与第三次太平洋国交讨论会》,《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 《国民外交的一次尝试——中国代表参与太平洋国际学会第一次会议之前后》,《青年学术论坛(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对于太平洋国际学会第四届会议,相关研究有Nobuo Katagiri,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IPR)and the Manchurian Problem: With a Focus on the Discussion at the Fourth Shanghai Conference of 1931,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ioneer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该文主要利用日本资料回顾此次会议围绕东北问题的讨论,尤其是中日两国会员的争论与冲突,但本文作者并不赞同该文的某些立论。) 至20年代末时,太平洋国际学会已经逐渐发展到成熟期,学会各部分职能已经完善,一套完整细密的工作程序正在形成。学会先后在美国檀香山和日本京都举行了三届双年会,其影响渐渐溢出太平洋周边国家范围。调查研究、举办会议和出版有关著作是学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们构成了一个赓续不断的研究过程,而定期举行的双年会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第四届双年会应中国分会的邀请,定于1931年在中国举行。为起草会议议程,1930年11月,学会召集各分会代表在美国纽约开会,李国钦代表中国参加,正在美国访问的张彭春受邀参加。经讨论,此次会议向总干事提出双年会主要圆桌会议拟讨论的议题为:(1)世界经济关系,(2)中国之国际关系;专门圆桌会议拟讨论的议题为:(1)粮食与人口问题,(2)太平洋诸岛非独立民族问题,(3)文化关系,(4)移民,(5)种族问题,(6)劳工问题,(7)生活水平问题。[1] 受正在发生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经济问题自然成为本次会议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曾是上届会议重要议题之一的中国东三省问题,未被列入议程。在此决定之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学会内部的意见分歧及由此导致的学会两难处境。当成立之初,太平洋国际学会主要以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为关注重点,而自第二届会议起,学会开始更多地介入对外交事务的讨论。1929年日本的京都会议更明显地表现出这一趋势。会议对于中国国际关系尤其是中国东北问题的关切,以及中日代表围绕东北问题的论争,在学会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对于学会是保持原初的状态,还是更积极地投入对其时国际关系热点问题的讨论,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轻巧夺冠】.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docx VIP
- 《项目经理的晋级之道——研发项目管理高级实战》.pptx VIP
- MJ-50数控车床液压系统设计.doc VIP
- 《超重问题与减重策略》课件.ppt VIP
- 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会议精神PPT模板.pptx VIP
-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微量矿物元素营养 铁.pptx VIP
- 岭南版6年级美术 第1课《源远流长的古代美术》课件.pptx
- 学堂课程在线人工智能原理(北大)章节测试答案.docx
- 2024届高二物理第十二章《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