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术治疗儿童颌部脉管畸形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手术治疗儿童颌面部脉管畸形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生:米尔阿迪力·阿不都卡地尔 导师:木合塔尔·霍加教授
摘 要
目的 分析影响手术治疗儿童颌面部脉管畸形疗效的相关因素,以提高
临床上对手术疗效的认识,从而提高儿童颌面部脉管畸形的治愈率,降低
其复发率。方法 收集 117 例手术治疗的儿童期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患者的
临床资料,并进行 6 个月至 3 年的随访。所有病例疗效判定均采用统一标
准。回顾性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如年龄、性别、民族、病程、肿瘤大
小,包膜是否完整及病变类型 7 项因素,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其结果有统计
学意义的因素再进入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的 logistics 回归分析,探讨各因
素与患者颌面部脉管畸形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随访期间,肿瘤治愈率为
67.5%(79/117) ,对影响儿童颌面部脉管畸形手术疗效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
示:肿瘤大小、瘤体包膜是否完整与手术疗效相关( Р0.05)。多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肿瘤的大小的β值0,Εxp(β)1,说明该因素为危险因素,可降
低手术治愈率;包膜是否完整β值O,0Exp(β)1,说明该因素为保护因素,
对预后起积极作用,包膜完整的脉管畸形术后治愈率较不完整者高。通过
对标准回归系数(β)绝对值的比较,肿瘤包膜是否完整对手术疗效的作用
最大,其次为肿瘤大小和手术切除程度。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民族,
病程、病变类型等因素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瘤体大小及包膜是否完
整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术前准确、全面地评估肿瘤范围,包膜是
否完整、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可以提高脉管畸形治愈率。
关键词:儿童;颌面部;脉管畸形;影响因素
1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Factors Influenc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urgical
Ectomy of Oral and Maxiollofaci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Postgraduate :Mieradili·Abudukadier Supervisor: Prof. Muhetaer·Huojia
Abstract
Objectives: Analysis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he surgic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e
vascular malform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in oder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efficacy of the approach 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following-up outcome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ical operation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at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al Hospital and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from March 2007 to July 2009. The study population included 117
文档评论(0)